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三章 谁被拖入泥潭了 (第2/2页)
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纯粹因为“实力不济”。 这让他无比痛苦,又无比愤怒。 痛苦的是自己的无能为力,愤怒的是上面的优柔寡断。 ----本来己方还是有机会的。 如果在对方组织起演习之前,一往无前地把局势推到爆发,盟友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也只能选择站在己方这一边。 但就是那么几天的“商讨”、“考虑”,让己方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现在,木已成舟,对方已经完成了战略部署,再想实现突破,谈何容易? 想到这里,鲍勃捏紧了拳头,咬牙切齿地开口问道: “所以他们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我们不再做出任何反应,任由他们肆无忌惮?” 一旁的助理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从最新的沟通来看,确实是这个意思。” “我们没有必要......” “不是没有必要!只是他们怕了!” 鲍勃怒吼着打断了助理的话,狠狠一拳砸在了办公桌上。 “我们不应该退缩,我们不应该示弱,军事崩溃的后果是经济和外交的全面崩溃,这本就是我们立足的根基,我们怎么能放弃?!” “但......我们不得不放弃。” 助理默默地递给鲍勃一沓文件,随后开口说道: “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始崩溃了。” “从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的时间,但我们的经济形势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 “我们已经连续四年没能实现增长了,金融市场信心已经跌落到了谷底,而此前在军事领域的豪赌,已经可以说宣告彻底失败。” “实际上,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并不感到惊讶。” “他们只是想止损而已,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需要优先保证的事情,是让人活着。” 听到这话,鲍勃原本还激愤无比的情绪突然就像被泼了一桶干冰一般,迅速地冷却下来。 “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 他下意识地问道。 事实上,作为一个军事主官,他关心的唯一与经济相关的事务,就只有军费。 而在过去几年,哪怕经济环境再怎么恶劣,军费投入却丝毫没有缩减。 所以,他一直以为,这个国家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榨干。 但现在,听助理这么一说,似乎情况并非如此? “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 随后,助理展开了文件,开始对鲍勃逐条解释。 内外部债务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甚至到了几乎不可持续的地步,换一句话说,国家已经无法从任何一个公开市场上借到钱,想要维持经济运转,就只能不断透支货币信誉,以远期的通胀为代价,换取现期的稳定。 这就是纯粹的击鼓传花。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快要爆掉了,几个大行都已经向美联储发出了明确警告,要求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可问题是,美联储能有什么办法? 进一步加息,维持全局的供氧,还是断掉一部分,丢卒保车? 在资本深度介入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政策,都没那么容易实现。 除此之外,制造业也不容乐观。 到今年2月,制造业pmI录得45.3%,预期47.5%,前值47.7%,这已经是pmI连续第14个月低于枯荣线,打破了美国在这方面的记录。 能坚持到现在,都已经算个奇迹了。 因此影响,新订单、出口订单、进口降幅也全部超过3个百分点,同样达到了单次统计的最大降幅。 而最恐怖的事情在于,美海外企业不良贷款率也达到了新高,这意味着,不仅在国内赚不到钱,连海外的市场地位,也逐渐被某个国家取代了。 所有数据中,唯一好看的,也许就是失业率。 4.7%,并且近几个月来还在持续下降。 鲍勃稍稍松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失业率数据似乎还比较理想,这也许正是我们经济韧性的表现。” “我们还有再搏一搏的机会......” “这是假的。”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助理打断,随后,助理开口解释道: “6个月内,失业率持续下降,就业人口增加,但工业用电量却几乎腰斩。” “鲍勃先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的工业部门,已经实现了灵能驱动。” “.......” 在这种时刻,这实在算不上一个多么好笑的笑话。 但看着助理脸上嘲讽的神情,鲍勃也算是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一组显然不合理的数据仍然能获准对外发布,那就意味着,除了发布虚假数据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维持住民众对这个国家的信心了。 难怪国会表现得那么犹豫不决....... 等等。 鲍勃突然醒悟过来。 当初的战略,目的就是将对手拖入泥潭。 可事实上,真正被拖入泥潭的,好像是..... 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