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体悟 (第2/2页)
判定错对。因此,众人只是辩驳几句,便过去了。 待到议论停歇,一直昏昏欲睡状的悬钟睁开双眼:“这位小程道友年轻有为,且志向远大,可愿说一说突破感悟,与我等共勉?” 自论道会开始,悬钟就一直闭着眼睛假寐,好像老朽不堪难以支撑似的,需要主持说什么,自有双成和安香代劳。而论道的顺序,并没有规定,谁先说谁后说,都由他们自己。没想到他突然出言,点了灵玉。 灵玉微讶,但没有多说什么,想了想。说道:“诸位都是星罗海的精英。从炼气到元婴。不知道经历过多少难关,若论突破瓶颈,我实在及不上诸位,不过有些许个人体悟,聊可一谈……” 初时,她说的极浅显,从筑基说起,每一次小境界突破都有涉及。众修士听了。心中暗想,果然,这种远超常人的天才之辈,怎么可能会把真正的感悟说出来?这样不疼不痒的体悟,对他们这些元婴修士来说,不值一文。 不料,听了一会儿,众修士的神情渐渐凝重起来。这些感悟,乍听平凡无奇,可串联起来。似乎又有别样的道理。 灵玉说完结丹,继续一路讲下去。中期、后期、结婴。 这时候,云台上的修士已是个个聚精会神,就连几位元后修士,都在凝神倾听。 等她讲完结婴感悟,许多人心中长舒一口气,暗想,不愧是陵苍大宗门的天才弟子,明明都是自己经历过的阶段,可听她说了一遍,却都另有收获。 灵玉略微停了停,没等其他人出声,她又继续说起了突破中期的经历。 许多初期修士精神一振,心中暗喜。之前诸位,不是没有讲到中期的,只是他们讲到现今的阶段,大多只是粗浅带过,并不深入,能够验证的地方不多。而灵玉所讲的,却是货真价实突破中期时的细节,这种体悟,往往只有机缘巧合,才能从前人留下的笔记上获知。
小半时辰过去,灵玉终于讲完了晋阶体悟,停了下来。 此时,云台上鸦雀无声。 她迟疑了一下,问:“在下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吗?” 众修士醒悟过来,双成别有含意地看了她一眼,说:“没有,只是程道友这番体悟,我们前所未闻,所以……” 都在对照自身,仔细验证,才一时间没人辩驳。 这么一会儿时间,修为最高的几位修士已经验证过了。在众修士惊讶的目光中,杜晋起身,向灵玉平揖一礼,才坐下发问:“请问程道友,你这番体悟,是炼气时便有的,还是元婴后慢慢总结的?” 杜晋无论年纪还是修为,都堪称前辈,如此慎重地见礼发问,足以说明他对灵玉这番体悟的看重。 灵玉还了一礼,答道:“我们宗门,每位弟子入门时,都会配发一本弟子手札。三百多年来,晚辈每有体悟,都会记录到手札中。刚才所说,乃是手札中记录心得的总结。” 杜晋听到这个答案,微微有些失神,好半晌,才吐出一口气:“这世上果真有天眷之人!” 连杜晋这位老前辈都这么说,众修士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场面再度安静了下来。 要说灵玉的体悟,拆开来并不是太稀奇,可是合在一起,就会发现她从炼气到元婴,修炼所感一脉相承,能够连成一条完美的晋阶线。 世人皆知,仙路上每一步都很难走,以总数来说,每一个境界都会淘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剩下那百分之一,亦是在艰难中前进。这些艰难,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其中内因最根本的是,对于修炼功法的体悟,往往是在错误中前进,时时刻刻需要返本溯源,不断修正。哪怕到了元婴,也是一样。 可灵玉的体悟,尽管时有偏差,大方向却一直没有错过。 难怪她可以在短短的三百多年间,从炼气直奔元婴中期,这节省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 对众位元婴修士来说,灵玉的心得亦有可贵之处。因为她的体悟中,包含了如何把握修炼与心性的方法,使之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最可贵的是突破中期的心得,这对在场众多初期修士来说,是很好的经验。 安静了片刻,双成站了起来,同样行了礼后,才坐下发问:“程道友,关于你的体悟,我有几点疑问。” 灵玉回了礼:“请问。”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 几十名元婴修士安静聆听,一边听一边想,这两位不愧是四百岁未到就元婴中期的人物,奇思妙想不断,每每直指本心,稍有疏忽,便跟不上她们的思路。 灵湘子更是如此,她本以为,自己也称得上天才,直到此时,方才知道自己走了捷径。靠吃丹药突破的天才,在这两位面前,实在不值一提。(未完待续。。) ps:久违的双更回来了,谢谢大家这段时间对我的宽容。下一更还是老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