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研究院要迁移,李世民坐不住了 (第1/3页)
次日早朝。 方源依旧以生病不出门,也不上早朝。 今日的早朝,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的早朝,李世民连连夸奖两人。 三大厂上万人能正常运行,上万人的家庭正常得以保住生活,是一件功绩很大的事情。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接受了皇帝和百官们的赞美,在事情即将结束的时候,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陛下,正如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储君。” “陛下虽然壮年,但储君是稳定江山社稷要事。” “臣以为太子之位空旷多日,是时候立太子了。” 长孙无忌朗声道。 话音落下,原本还是有些喜庆的朝会顿时变得压抑。 众所周知,前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现在太子的竞争人选就是李恪和李泰。 两人明争暗斗,在朝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双方之间各有手段,谁又奈何不了谁。 现如今,长孙无忌突然在大殿之上提出立太子,顿时让双方势力突然变得无比敌视。 其中,李恪脸色突然大变,阴沉着脸看向长孙无忌。 “陛下,臣以为吏部尚书所言极是。” “太子之位空旷太久,不利于朝廷的稳定,请及时立贤。” 高士廉也站出来说道。 很明显,舅甥两人是早有预谋的。 随着两人相继站出来,更多的人站出来建议早立太子。 哪怕是房玄龄和魏征等中立派,也都纷纷站出来要求早立太子。 他们是谁都不支持,但是也希望朝廷能早日有太子,江山能够稳定下来。 否则他们夹在中间也不是很好受,总是被魏王和蜀王拉拢也挺烦的事情。 “既然百官皆是如此认为,那立太子一事就提上日程吧。” “一个月内,你们每人给朕上书一封,把你们支持的皇子写上,注明理由。” 李世民目光扫向李恪和李泰两人。 见两人紧张巴巴地盯着自己,就感到好笑。 但很快,李世民的心就沉下去:立太子,得自己说了算。 无论是谁,手都不能插太深,否则别怪自己不给他情面。 “陛下,皇子可有限定?” 有臣子站出来问道。 “没有!” “任何一个健在的皇子都可,再小也不是问题。” 李世民沉声道。 此言让不少人眼神闪烁。 很显然,皇帝没有准备谁的年纪大就选谁。 同样,也不会因为对方不是嫡出就不考虑。 “臣等遵旨!” 群臣纷纷应是。 李恪和李泰两人心中各有想法。 很快,朝会散去,臣子们心思各异离开。 太子人选太过重要,他们不敢当众议论,怕事后被人咬舌根。 很快,消息传到方府,是王德太监亲自过来的。 一是将立太子的事告诉方源,让方源记得一个月内定好人选上书,二是代替皇帝探望方源的情况,看看方源的身体好了没有。 “请转告陛下,谢谢他的关心,我很快就好过来。” 方源躺在床上,声音略显虚弱说道。 “好的,那小人就先行告退了。” 王德看了看方源,随即离开。 他除了来将事情禀报给方源知道之外,还是为了看看方源的身体是不是真的不舒服? 但王德也不敢过分检查,不敢表现出皇帝怀疑方源的身体,所以也就是粗鲁看看而已。 王德离开后,方源就从床上起来,龙精虎猛的,一点都没有生病的样子。 “夫君,你心中有太子人选吗?” 杜妙颜也在一旁,于是问道。 “没有,我们不管他。” “估计皇帝也不想我真的上书。” 方源摇摇头说道。 他说过好多次,不参与任何皇权之争。 这次的太子人选,虽然皇帝是让所有臣子都上书,但也是皇权之争的一个表现。 所以方源不打算上书,依旧是处于中立。 “这样也好。” 杜妙颜想了想,颔首道。 太子的确立,并不能说明往后就是他上位。 毕竟前有隐太子被现任皇帝取代,后有李承乾被废太子。 没有真正登顶皇位,谁也不能保证太子就一定能够笑到最后。 “老爷,王小姐来了。” 狗子前来禀报,王诗语到来。 王诗语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