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辽州当为河东之最 (第3/4页)
信在场会有些刺史能够看出水泥路的重要性,会想着在自己的境内修建的。 “方刺史,水泥路是否可以推广?” 襄城公主是第一个响应方源,第一个询问。 不过她其实早已经知道水泥路的作用,现在不过是怕冷场帮方源而已。 众人没有说话,现场有些安静,都看向方源。 人群中,裴永翰脸色变得突然难看,想要阻止。 方源的水泥他们裴氏已经看上,是想要占为己有的东西。 如果现场更多的人关注并知道其中的好处,那他们裴氏就不好占有了。 “自然可以。” 方源自信一笑道。 众人哗然,皆是有所想法。 襄城公主轻笑,没有继续开口。 “既然可以推广,不如将技术贡献朝廷,由朝廷推广大唐各地,利国利民岂不快哉?” 裴寂突然感叹道。 说着,带着期待看向方源。 “是啊。” “由朝廷推广,天下都有这样的路,到时候,我们交流更加方便。” “裴相睿智!” “裴相大义!” 不少刺史纷纷点头。 全然夸奖裴寂大义等等。 但他们没想过,水泥路是谁的。 “裴相大义,下官深感佩服。” “然水泥是百姓辛苦研发之物,并不肯上交朝廷。” 方源摇摇头,叹息道。 “辛苦研发,那就给点辛苦费......” 裴寂摇摇头,似乎要对此事下定论。 襄城公主眉头微皱,想要出言阻止。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急促的咳嗽声响起。 “咳咳咳......” 裴永翰使劲咳嗽。 因为故意用力过度,脸都咳红。 咽喉似乎也因为这突然的爆发可搜狐而出现伤害。 “百姓之物,自然是不能仅仅给点辛苦费就算了。” “方刺史和对方聊聊吧,如果不行的话也不强求。” 裴寂深深看眼咳嗽的裴永翰,最终没有起强行要上交水泥。 “裴相大义!” 方源松了口气。 刚才说裴寂大义的那些刺史也跟着再次说裴相大义。 现场不少人神色有异,但都没有表现出来,对裴寂阿谀奉承。 “水泥路的作用,能够大大拉进州县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提高州县之间的经济,是为官者提高自身政绩必不可少之物。” 方源继续介绍水泥路的好处。 相信和政绩挂钩之后,他们都会心动不已。 果然,随着方源最后的接受,现场不少刺史都来了兴趣。 河东各州,就辽州最小,只有三个县,其他州有很多县的,比如蒲州和并州就有十三个县之多。 县多,地自然就会多,地太多,州府管理远处的县就会很难,其中路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州府对地方县的管理将会大大提高,这是不少刺史想实现的。 至于拉动经济的事情,他们反而没有对掌控地方县府那么迫切。 “方刺史,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裴寂似乎不想在这方面说太多,迈开了脚步。 “裴相,公主,我们这边请,我们去辽州学院。” “难得您来,我们辽州读书人都想瞻仰您的光彩,以好今年金榜提名!”
方源走在前面,指引一个方向道。 实际上,不需要方源走在前面也可以的。 四周有很多州吏在守护着,以确保裴寂的安全。 甚至薛博武都被方源请出,就身穿州吏服装一同走着。 “辽州也有学院了?!” 裴寂惊讶道。 他记得,河东只有并州和蒲州两个学院。 什么时候连辽州这个小小的地方也已经有了学院? 对于辽州,裴寂其实是不了解的,这次来也不是选辽州作为养老考察点的。 仅仅是顺路,顺便过来看看,然后将方源这个羞辱过自己的后辈铲除,仅此而已。 但来到辽州,似乎好多事情都处于他的意料,一时间竟然有种选辽州作为致仕后养老的地方也不错。 “承蒙吏部允许,辽州已经有学院一个月左右了。” 方源轻笑道。 地方州县成立学院,是要经过吏部同意的。 方源在筹办学院的时候就已经上书过朝廷,是得到准许才决定重开州院的。 “好,辽州不错!” “其他州除了并州和蒲州还有开启书院的吗?” 裴寂的脸有几分不自在了。 他点点头,目光扫过其他刺史。 围着他的都是上州刺史,除了并州刺史和蒲州刺史,其他的都有些羞愧低下头。 不要说开州府了,他们甚至连科举都没有怎么宣传,顺其自然而已,并没有将朝廷的推广科举放在心上。 “你们啊,要多向方刺史学习。” “响应朝廷的政令,才是朝廷需要的好官。” 裴寂一脸失望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