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柳氏不点头,州院开不成 (第3/4页)
r> 戈游等人喃喃,眼神慢慢变亮。 张继也品尝着这句话,眼神也是更加明亮。 “柳司户,与诸位学子签订借款条约。” 方源朝侧边的办公区喊话。 片刻后,司户柳文石带着一批契约走出。 “这边来,我们到会议室里面谈。” “先拿好这些契约,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写下你们想要借的钱,然后签字画押,对,契约是一年期,下一年还需要的话下一年再借......” 柳文石边走边说,最后会议室的大门关上,再无声音传出来。 “恭喜州尊,州院再得十三个学生。” 张继向方源表示恭喜。 “张继啊张继,你这是恭喜本官,还是提醒本官你的功劳?” 方源似笑非笑看向张继说道。 “不,不,草民没有提醒州尊的意思。” 张继吓了一跳,连连解释道。 他的腿不好,仓促之间差点就摔倒。 “好了,不要紧张,本官没有怪你,这次确实是你的功劳。” 方源呵呵笑道。 有这次十三学子借钱读书,相信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那些不敢或者不好意思借钱的学子,相信也会很快到州府借钱。 “州尊,草民以为,这十三位学子借钱读书一事应该大肆宣传。” “让那些想读书却又放不下面子借钱的学子知道借钱读书不是耻辱。” 张继提议道。 “办法是好,但不用了。” 方源沉吟片刻,摇摇头道。 “啊?为何啊?” 张继不解,诧异道。 他觉得这次若是宣传,必定能够吸引很多学子到来。 “他们读书不是为了本官,是为了他们自己。” “本官愿意给他们机会,他们却丢不下那把脸,那就别读了。” 方源沉声道。 读书人脸皮薄也爱面子,这些方源都是略有耳闻的。 但是要看情况,有些可以忍受,有些却不可以忍受。 比如萧蔼要自己亲自去请才肯来,那可以,是个人才,自己也需要教书夫子。 但这些学生呢? 全然是为了他们的好政策。 他们不珍惜就算了,过度礼让反而让他们恃宠而骄。 方源是希望更多的学子前来借钱读书,但却不是求着他们过来。 “可是......” 张继还想说些什么。 他是希望更多的学子能够有书读。 州院肯定和小书堂不同,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科举更有把握。 “不要可是了,准备五天后的州院开幕吧。” “对了,你有什么想法,想留在州府办个文职还是听本官的其他安排?” 方源打断张继的可是说道。 “草民,草民还想再参加一次科举。” 张继顿时脸色一难,咬咬牙沉声道。 “张继,你没和本官开玩笑?” 方源眉头皱了皱说道。 朝廷科举的四才三实完全断了张继的路。 “州尊,草民这条腿认真调养半年还能有救。” “我这头发......我试试调整发型能不能过关,请州尊成全!” 张继沉吟片刻,恳求道。 寒窗十八载,载载艰辛载载泪。 不再拼搏一次,张继死不瞑目。 “去借钱吧。” 方源深深盯着张继良久,才缓缓开口。 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狠人,随他去吧,人生的帆应该在自己的手中。
“谢州尊。” 张继恭敬向方源行礼。 然后拖着瘸腿往会议室走去。 背影落幕却显得异常的坚定。 一连五天过去,州院终于到开幕的日子。 这五天中陆陆续续有学子报名,也有前来借钱读书。 截止报名日期,人数竟然高达一百五十人,超过上年三倍。 对于辽州来说,这是个盛大的消息,令整个辽州城百姓都为之震动。 州院的位置和刺史府的位置很近,就在皇家商行的对面。 故而杜妙颜带着她的侍女也来参加开幕。 人很多,城中很多世家都来参加。 州院焕然一新,还添加了不少新台凳。 此时,方源和杜妙颜以及辽州高层站在最前面一排。 以萧蔼为代表的教书夫子们站在第二排。 以张继为代表的学子站在第三排。 门口是辽州的百姓等等。 还有铜锣、鼓、舞狮等随时开幕。 不少人都不认识杜妙颜,也好奇杜妙颜的身份。 但是方源没有解释,故而他们不知道杜妙颜身份,只能瞎猜。 有认为杜妙颜是朝廷大臣的某位贵女,也有认为是方源的未婚妻,各有猜测。 “方源,怎么还不能开始吗?” 杜妙颜小声问道。 她记得吉时是己时,现场看天色应该差不多或者过了。 “温司功,怎么还不开始?” 方源眉头一皱,问一旁的汪温书。 “正在催了,州尊稍等。” 汪温书低声道。 “正在催?” “还缺谁?” 方源眉头微皱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