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环境和身份 (第2/2页)
不能干政的,不过听说皇叔谏言之后,有了一点改变,可以允许诸侯王开府。” 刘俭听到这儿的时候,哈哈大笑道: “大王可是有开府之意?只是大王年纪尚未到,等到年纪到了,臣自然会想办法帮助大王开府,建立自己的班底。” 刘协挥了挥手,说道:“哎,可莫要给如此,说实话,这些年来,寡人这日子过得挺滋润了,玩也玩了,乐也乐了,皇叔让寡人冷不丁一下子开府,面对一些文人和军汉,寡人可是受不了。” “皇叔,其实寡人一直有一事不明,还请皇叔能够指教寡人。” “指教可是不敢当,大王有什么疑虑,只管问臣,臣定然知无不言。” 刘协轻叹的道:“皇叔,您这么多年一直将寡人安置在此,好吃好喝好玩的对待着,您到底想让寡人为你做些什么?” 刘锦听到这儿,吓得浑身一哆嗦。 没有想到这个陈留王竟然什么都敢问! 还是太年轻了,没有城府! 如此关键的环节,刘协这般询问,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眼前的这一位可不是一般人物啊。 权倾天下,汉室宗亲中的第一重臣,权柄远远要强出普通的朝臣,能与之能够相提并论者,只有董卓、袁绍等寥寥数人而已。 刘协的坦诚倒是也让刘俭有些诧异。 按道理来说,历史上的刘协不应该也是一位城府颇深的人吗?与曹cao的几番斗智斗勇,虽然一直落于下风,但一直也是隐忍着的,怎么今日说话这么没有章法?还是说他是有故意装相之嫌,但装相装成这样也算是没有意义啊?
刘俭并没有着急回答刘协的话,他只是沉思着,思考这当中的关键,捋顺这其中的脉络。 刘协看见刘俭在那里沉思,有点慌。 他毕竟只有十四岁,刚才只是一时情急,问出这些话。 此刻他多少有些后悔了。莫不是自己问到了什么不应该问的吗? 但很快,刘俭就想到了事情的关键。 他明白现在的刘协与历史上到底在哪里不同了。 历史上的刘协不到十岁的时候就从他哥哥手中继承了皇位,虽然是董卓将他硬扶持上去的,但那时的刘协也依旧是皇帝。 少年到成年前的这一个阶段,是一个人自我定位和人格塑造最关键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的人,备受环境影响。 九岁的小刘协就当了皇帝,就等于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心灵一中一直把自己当成是皇帝,把自己当成是这个天下最为合法的主宰者。 所以他也就会一直以皇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这是从他少年成长中就刻在他骨子里的印记。 终其一生,他也是皇帝,所以,他才有了后来与曹cao的那番斗智斗勇。 但是现在的刘协是个什么身份呢?他只是一个诸侯王,从小到大,到青春期,他就是一个诸侯王。 所以他心中的自我定位也是一个诸侯王,一个少年不会闲的没事拿超出自己身份的规则来要求自己。 而诸侯王在这个大汉王朝算什么呢? 如果没有刘俭数年前的那次向朝廷为诸侯王争取开府的建言,诸侯王在大汉王朝就算个屁。 就算刘协是刘宏的儿子也不例外,他就是个屁。 刘协也知道自己是个屁。 这些年,还是被刘俭用各种奢华生活养大的屁。 同样是刘协,历史上的刘协,成长在危机与皇宫之中,他的身份一直都是皇帝,这个身份贯穿他成长的始终。 现在的刘协生长在奢华与玩乐的陈留王府,而他的身份一直是陈留王,在他成长的这些年里,皇帝这个概念从来没有印入过他的脑海,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应该是皇帝。 所以他才能表现出那样看似有城府,但实则又没有城府的表现,因为现在的刘协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应该是皇帝。 所以,刘俭为何要这么对待他?图什么?这是他最大的疑虑。 刘俭上下打量着刘协一会。心中暗道,也不知道自己培养来培养去,到底将刘宏的这个儿子培养成了一个什么人物? “臣想问大王一句话。” 刘协疑惑的说道:“皇叔,不是寡人先问的你话吗?” 刘锦在一旁替刘协直擦汗,他急忙低声劝解道:“大王,大将军问你,你就说吧,管他谁先问谁后说的,说一说,就什么就都清楚了。” 刘协很是不满意的瞥了刘瑾一眼,心道:这老家伙到了关键时刻,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平时跟在自己像狗一样,这会一点儿也不顾及自己的颜面。 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自己只是一个诸侯王。诸侯王和大将军比算什么,什么也不算。 “皇叔有话就尽管问吧,寡人定然知无不言。” 刘俭缓缓的开口说道:“如果臣要扶持您当皇帝,您愿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