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 有人想闹事 (第1/2页)
孟子涛以一百五十万的价格,买下了黑彩盘口瓶,这个价格还是挺不错的,代表了丁天钧的亲近之意。 完成了交易,李望山说道:“我说老丁,你看我们三个人来,你就拿了一件东西出来,也太小气了一点吧?” 丁天钧都不搭理李望山,对着张景强问道:“张总,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古玩?” 张景强笑道:“瓷器和玉器都可以。” 丁天钧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李望山说道:“我说你怎么也不问问我啊?” “告诉你,没你的份。”丁天钧直接说道。 李望山说:“你这么做,也未免太厚此薄彼了吧?” 丁天钧没好气地说:“你有脸说我厚此薄彼,你也不想想,这个月你从我这拿了多少东西了?” 李望山笑道:“我这不是也给你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嘛。” “放屁!”丁天钧嗤之以鼻:“我们这行好东西能有多少?都被你买了,那我还开什么店?我告诉你,今后每个月你最多只能从我这拿两件精品。” “两件太少了吧……” “再啰嗦一件都没有。” “行行行!”李望山摆了摆手:“那你今天给我搞一件比较稀有的玩意,怎么样?总不能就让我一个人空手而归吧?” “你们在这等一会。” 丁天钧并没有正面回答,又起身出了门。 过了一会,丁天钧拿了两件东西回来了,分别是一块清乾隆时期雕刻的精品玉佩,以及一面铜镜。 丁天钧把玉佩给张景强,铜镜给李望山。 李望山翻看了一下铜镜,只见铜镜呈葵花形,小桥钮,浮雕獬豸,图案生动、精致。外区阳铸铭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整面铜镜古色古香,十分精美,而且保存的也十分完好。 李望山有些奇怪地说:“这不就一面铜镜嘛,有什么稀有的?” 丁天钧说道:“所以说,没文化真可怕,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铜镜吗?” 李望山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看样子,好像是宋金时期的。” “还算有点眼力。”丁天钧说道:“那我问你,宋金时期,铭有‘以铜为镜,可正衣冠’,这种清廉铭文的多不多?” “这我还不太清楚,难道很少见?”李望山反问道。 “和你刚才的要求一样,比较稀有。”丁天钧说道。 孟子涛也点头称是。 这时,张景强笑着说道:“听你这么说,我到想起了一个故事,‘归面何须二百里’这个典故,你们听没听说过?” 李望山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 孟子涛笑道:“说的是吕蒙正的事情吧?”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吕蒙正为宰相,他为人忠诚宽厚,太宗非常常识他。 话说,有一个朝士,他家中藏有一面铜镜,自称能照二百里,他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这面古镜献给吕蒙正,以此来巴结取悦对方、 吕蒙正的弟弟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哥哥,吕蒙正听后,笑着说:“我的脸面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以此来拒绝了对方想要贿赂他的想法。 李望山听后,笑道:“这故事的作者也是吹牛,哪有镜子能照两百里?就算是望远镜,普通的能照个几公里就不得了了吧,况且那个时候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呢?” “这个故事,只是为了体现出吕蒙正的清廉,哪能只照着故事的本意理解。” 丁天钧呵呵一笑,接着说道:“这铜镜你要不要,如果要的话,咱们提前说好了,东西是我朋友的,价钱我也不好便宜。” “我对铜镜真没多少想法,容我想一想吧。”李望山仔细观察铜镜之后,接着就放到孟子涛的面前。 孟子涛拿起铜镜鉴赏,发现铜镜以表现来看,确实符合宋金时期的铜镜特征,包浆也比较出色,看起来已经收藏了不少年的样子。 不过,正当他准备确认结果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处错误的地方,獬豸的形态不对。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jianian,发现jianian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孟子涛心里有些犹豫,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当面说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