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大唐驸马_第零零四章:未婚妻是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零零四章:未婚妻是什么? (第1/2页)

    铛!铛!

    柴令武入座不久,嘹亮的钟声,回荡在弘文馆每一个角落。

    学堂里的杂乱声消失不见,一个个都胆战心惊的正襟危坐了起来

    看来那帮大儒把这些皇室、大臣子弟整的够呛,要不然这些纨绔也不会如此害怕了。

    想想也对,这些海内知名大儒不仅有文化、有名望,还有炮制这些权贵子弟的权力,要是顶撞了大儒只能自讨苦吃。

    所以,害怕也正常。

    柴令武想通此节,就好奇的打量起古代学堂来!

    学堂内大约有五十个位子,每个位子是一张案几,下铺一张跪坐的软垫。

    案几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每张桌子宣纸一张,剩下的全部都是硬黄纸,这种纸表面光莹润泽,韧度好,透明性强,但表面一层明显涂了蜡,只要纸张一折叠,蜡就会脱落起皱,纸面也不再工整。

    硬黄纸的质地比二十一世纪的冥纸好上一些,但尽管如此,也只有皇室及达官贵族用得起,而普通人家只能用硬脆如饼干、一折就断的竹纸!

    至于宣纸,由于需要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且产能极低。

    故而宣纸极其名贵,寻常人家都不敢想。

    即使是弘文馆这样的顶级学府,每天也能忍痛割爱的为每名学生提供宣纸一张而已。

    由此可见,纸在目前是何等的珍贵。

    “改天找些能工巧匠,看能不能把造纸术弄得出来。”柴令武默默的想着。

    二十一世纪纸张泛滥成灾,国家都推崇无纸办公了,他不会闲得蛋疼的去造纸,不过,造纸的理论知识却是有的。

    他看多了穿越小说!看多了以造纸发家致富的情节,难免会搜索一下造纸术的理论知识。

    久而久之,各种理论知识稀里哗啦的储备起来了。

    就在柴令武回顾着造纸环节之际,一名青衫老儒步入学堂,与柴令武猜测中的‘填鸭式教育’不同。

    这名老儒并没有直接上课。

    而是!

    温故。

    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一一的提出自己之疑惑!

    老儒一一解答。

    从而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

    李承乾首先提问。

    他起身问道:“先生,圣人常说‘君子远庖厨’,可一些御厨却是男子,他们难道就不是君子了么?”

    “不然!”儒士摇了摇头,他目光转了一圈,最后定在柴令武身上,道:“柴令武,可否解太子殿下之惑?”

    柴令武顿时目瞪口呆,他做梦也想不到老儒对自己开炮。

    其他人露出了看笑话的神态。

    “嗯?”老儒见柴令武迟迟不答,一脸肃然的哼了声。

    柴令武硬着头皮站了起来,拱手道:“学生对‘君子远庖厨’倒是有一番浅见,答得不好,还请先生恕罪。”

    管他呢,先示敌于弱再说。

    儒士道:“你且说说自己的见解,是否正解,老夫自有定断。”

    “既如此,学生尽力一解。”

    儒士微微颔首,示意柴令武继续。

    柴令武道:“君子远庖厨’出自《梁惠王章句上》。原话是‘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rou。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此话意思是说: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rou。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只是后人断章取义,所以才有了‘君子与男子汉应该远离厨房’这种错误的解读。”

    “所以,我们学习圣人经典,理应结合上下文去阅读理解。因为在一篇文章中,任何一个词、一句话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在与别的词、句的互相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一个字,一句话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语境中,表露出来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众人顿时个个都如看怪物的看着柴令武,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学渣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因为古文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又没有固定翻译,所以同样的一句话,会繁衍出千万种理解。

    而古人又喜欢断章取义的摘录圣人名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很多金句被曲解。

    而柴令武的‘结合上下文阅读理解’之说让人眼前一亮,似乎比先生给他们解读文章之法更加贴切。

    那儒士琢磨了片刻,道:“恩,不错,很好,坐下吧!”

    等柴令武就坐后,他对李承乾道:“‘君子远庖厨’最先出自《礼记*玉藻》,汉代贾宜在《新书*礼篇》引述为‘故远庖厨,仁之至也。’”

    “‘君子远庖厨’是被先贤作为仁慈的品德加以推崇提倡!这话的意思不过是让劝说不忍杀生的善良人们远离厨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