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九节 刺心 (第1/2页)
杨潮佣兵三十万,下辖八总兵,徐州总兵李五六宿州总兵王璞泗州总兵赵康凤阳总兵郑永旺,淮安总兵孙长福太平总兵谢飞徽州总兵吕末以及挂着扬州总兵头衔,留在南京的许多男,每名总兵下辖三万,共二十四万,除去胡全一万炮兵,剩余都是新兵,没有上过战阵。¢£¢£, 五万这是南京的兵力,另外太平府还留了两万,徽州还留了两万,此时南京附近兵力,总共九万。 “五万八旗加十五万绿营屯军山东,老夫料杨潮不敢分江淮之兵;金声桓王体忠二十万大军齐聚浙西,老夫料杨潮不能相救;巴山额真一万精锐八旗就在仙霞岭,郑侯爷莫非在等巴山南下福建!” 郑芝龙心中暗骂,要不是巴山一万八旗突然攻入了仙霞关,接着分掠处州和温州,偏偏不南下福建,让郑芝龙进退不得,他才不会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洪承畴这个老匹夫呢。 一万八旗,那就是洪承畴张开的弓,但是箭去不射出来。 “可是那杨潮悍勇,怕是会南下救援啊。” 郑芝龙试探道,他早就派去了求援信件,请求杨潮无论如何都要拉他一把,只要杨潮南下能收拾了那一万八旗,郑芝龙就不怕了。 现在他都还在懊悔,仙霞岭哪里太大意了。 福建有三关,仙霞岭分水关和衫关,三关就能代指福建,因为这三关几乎是出入福建的唯一通道,其他地方都是连绵的山脉。上面原始森林密布。就算有人要偷袭。也得考虑一下能不能走出深山。 其中仙霞关最北,是福建出入浙江和江西的要道,号称一线仙霞关,易守难攻。 可是正因为是出入浙江之地,而浙江又在明军自己手里,所以对浙江方向向来防备松懈,甚至一半都是浙兵把守,可是清军进入浙西。洪承畴竟然劝降了仙霞关的守将,这让福建等于打开了胸怀,直面清军插过来的尖刀。 “原来郑侯爷在等杨潮救援啊。老夫料定杨潮兵不过杭州!说不定很快郑侯爷就会收到杨潮退兵的消息了。” 洪承畴信心满满的说道。 郑芝龙不解道:“杨伯爷在下也颇有些了解,绝不是畏敌不前之人。” 洪承畴轻笑道:“郑侯爷有所不知啊。我大清三顺王早已南下,此刻应该已经进兵南京了。” 郑芝龙不由一愣:“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 洪承畴点头道:“正是三王!三王带四万大军,皆是久战精兵,战力不输八旗劲旅。老夫料定杨潮自顾不暇,真能救援郑侯爷呢?” 郑芝龙不由重重跌落椅子上,这三个王是满清封的唯一的汉人王爷。现在多了一个吴三桂而已,只是三人入关后没有得到重用。一直被压在辽东,没想到此时竟然被派到了江南,而且第一次出手就要偷袭南京。 “杨伯爷可是有三十大军的。” 郑芝龙最后说道。 洪承畴摇头道:“郑侯爷何必明知故问呢。杨潮有三十万大军,我大清可是有八十万大军啊。可纵有百万大军那又如何,他无一兵一卒驰援福建,我却有一万劲旅旦夕可致。” 南京。 杨潮收到消息时也不由大吃一惊,吕末竟然接连战败,先是突然浮梁县出现清军绿营,吕末派人出战,结果被打的很惨。 清军绿营水陆并进,其实杨潮在浮梁也部署了水军的,浮梁县外有昌江之水可通徽州,一直以来都是杨潮的水军压着清军的水军打,可没想到这股清军水兵极为悍勇,竟然一战败杨潮水军,二战竟全歼水军于浮梁城下,接着几万大军猛攻浮梁,一日既下,防守这里的副将战死。 清军接着就攻入徽州,同样是水陆并进,与吕末先战于祁门,在战于休宁,两战皆胜,吕末知道杨潮没兵,也不求救只是请罪。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个汉jianian!” 吕末已经探听清楚,对方打着这三人的旗号,不是普通的绿营兵,而是八旗汉军。 这三个汉jianian的名字,杨潮当然听说过,这三人可是跟吴三桂齐名的大汉jianian。 三人手下的汉兵久经战阵,无论是战力还是纪律,都不输给八旗精锐。 三人本是东江军毛文龙麾下,袁崇焕擅杀了毛文龙后,三人先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孔有德还到山东了做了一段时间的官,而当时山东的科学家孙元化寄情于大炮杀敌,从澳门请来了葡萄牙铸炮工人,铸造了大量火炮,也培养了大量的铸炮工匠和炮兵。 孔有德在山东又缺饷又缺粮,最后奉命去辽东增援祖大寿,结果半道士兵哗变,孔有德也是憋了一肚子气,四十好几了还没娶到媳妇,于是干脆反了,大闹山东长达半年之久,最后明军调动关宁军镇压,孔有德夺船渡海去投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