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星开了挂_第184章:诗词界的天下五绝要诞生了吗?(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诗词界的天下五绝要诞生了吗?(求订阅) (第2/3页)



    此时关注陈易微博的粉丝早已有几百万。

    虽然在线的并没有这么多。

    但这么多人关注,同样也有一些牛逼的大拿。

    陈易一边解释,一些对文言文比较有研究的朋友便开始了翻译。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能对外面的人说啊……】

    但可惜。

    虽然渔人答应了村里人,可他还是想回头再找到这个地方。于是他偷偷的做好了标记,回到城里的时候,他就去太守那里汇报。可太守派人再去,结果却迷失了方向。后来又有人去寻找,但还是没有找到。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人问桃花源在哪里了。

    此时此刻,一系列粉丝内心里面,也是升起一处方外世界。

    那里有良田,美池,桑竹……那里安静不被世人打扰。

    这样的一个世界。

    何止是陶渊明向往的世界,不也是他们向往的一处天地吗?

    “桃花源,桃花源,我靠,说得我都想去那个地方。”

    “我也想,世俗生活太郁闷了,有的时候真想走进桃花源里。”

    “那我们的桃花源又在哪里呢?”

    众人自然是不知道。

    可是。

    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却是让无数人心生无限的向往。

    “桃花源没有找到,但我的生活还要继续。这个时候,我已经41岁了。41岁,我当了彭泽县令,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虽说很多时候我与之前一样,我不想当这样的官,可为了生活,我只能继续。有一次,有大人物前来我们这里视察。于是我早早的就准备迎接,可是领导看到我,就说,你穿的衣服这么破旧,怎么好意思来迎接领导呢,赶紧花点钱打扮一下。面对着官场上面这种阿谀奉承,我终于受不住,随即辞官,并留下了一篇《归去来兮辞》。”166小说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也简单。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确,之前的错误。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于是,在我辞职之后,我便找到了一处地方归隐。这个地方,我就将他称之为我的桃花源吧。在这个地方,我过上了以前我梦想当中的生活,我也过得没有什么烦恼。如果我想去种田的时候,我就去种田。我不想去的时候,就和朋友一起聊天,写词,喝酒……我过得很是舒服。并且,也在这个时候,我写下了许多许多的词词。像《饮酒系列》《归园田居》系列……哈哈,有人笑我不会种田,草长得比豆苗还茂盛。但这又有什么呢,这才是我心中想要的生活啊。”

    看着微博里面陈易叙述的陶渊明生平,大家回头再读起《归园田居》,却是突然之间,完全的明白了,为什么陶渊明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篇了。

    不过。

    陈易的介绍仍没有停下。

    他仍是用“我”为第一人称,介绍着陶渊明。

    “因为我这不羁的个性,我的归隐让很多人视我为偶像。所以时常有一些朋友来看我,而每当这一些朋友来看我的时候,我都与他们把酒言欢。也就是一边喝酒,一边写诗。我告诉他们,酒是好东西啊。一喝酒,我就什么都忘了,然后诗就这样在喝酒当中写出来了。我还听说,后世有个叫李白,也有一个叫苏东坡的小朋友,他们也学我这样纵情诗词。每每写诗的时候,都要喝酒。据说,两人学我还学得蛮像的,并且成为了不少人的偶像,我还是很欣慰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诗酒趁年华,再交几个挚友,活在当下,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了。你们也不要来找我,我只喜欢隐居在一个不被世俗烦恼的地方。或许,当你找到我时,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陈易关于陶渊明的介绍就此结束。

    但众人对于陶渊明,对于桃花源的向往,却是纷涌而至。

    ……

    “第一,陶渊明第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