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业 翠儿 (第1/2页)
翠儿第一次见到小乞丐是在闹市的一角,彼时她的头上插着一根草,他的身上滚满了泥,两只落魄的幽魂隔着层层叠叠的腿、匆匆忙忙的脚,遥相对望,翠儿心里便有了安慰。苦难之于苦难就是有不可思议得疗愈效果,是流离在命运寒风中都一点温暖。 翠儿的心中,萌生了多多少少的同伴意识,甚至于不安颤动的双腿都平静了些,更称了“商品”的本分。赵家的管家赵仁,望着哆哆嗦嗦的“雏儿”,竟有一只,显得分外的宁静懂事,掏出了几吊铜钱,从人贩子的手里买下了她。于是少女得到了许可,离开了牲口笼,站起了身。也许是营养不良的关系,她不过刚及了赵府仆役的腰,但是此刻却可居高临下的俯视那乞丐了。 后来,她成为了赵府的一名仆役丫头。 后来,赵老夫人为她取了个新名。 至于再后来,成了赵半城的“通房丫头”,就又是在叫了“杜鹃”之后的许多年的事了。 赵半城是本地有名的财主,但祖上却非是本地的望族,乃是“大地动”之后几年间借乱崛起的豪强,不但垄断了本地的茶叶买卖,更兼有房产实业无数,未央城主亲题匾额——“亲诚雅绅”。这样的人家,门前恶犬尚且镶嵌了一口“金牙”,更遑论使唤人的吃穿用度。 于是,再相会时,杜鹃也不清楚,自己是认出了当年的落魄少年,还是少年那“罕见”的穷酸唤起了久远的记忆,与当年的小乞丐重合,一如故人。 “杜鹃姐。”看门的小厮是新来的,恭敬却伶俐。半躬着身,但手里凶悍的木棒却横着,无声的警告着门口的乞丐不要妄动。 乞丐拿着个破碗,柱着根脏兮兮的竹棍却也不言语,但整个人却甚为沉静,并不像市井得无赖,也不如等闲讨饭的闲人,不管不顾的撒泼打滚,或者张口就唱出一大段的莲花落。就这么站着,站着,倒似个来化缘的和尚。 杜鹃本不过是想来外院替老妇人传个话,叮嘱护院的头头找人把久不回家的“小赵公子”,快快揪回家来。岂料到,刚到门口便听到这一阵的嘈杂。伸手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几枚铜钱,想了想放回去两枚掂了掂,琢磨琢磨一咬牙又掏出一块极碎极碎的银子,伸手撒在来人的那只破碗上,响起一阵的叮叮当当。 “好,嘿,您是活菩萨。”小厮在旁看着,谄笑着。杜鹃笑了笑,却见那个小乞丐只是低头一礼,转身便走,竟连句漂亮话也没说,心下也有些气结,一跺脚,回身进了院。 那一天,护院们没能带回小公子。 那一天,做了好事的杜鹃越想越气,一夜无眠。 当第一片雪花从半空中给翩翩落下,寒风吹尽了树梢的绿叶,丫头婆子们也换上了棉衣。棉里子,是匠人精心弹得松软得精棉,衣面是难得的绸缎又由绣工绣上了精美的诗句。 赵半城,是爱好文雅的。冬日里,坐在暖阁里温上几盅“仙人倒”,身后的墙上挂上几幅收来的字画,一众的丫鬟莺莺燕燕簇拥着,嘬上一口酒,吃上几口菜,微醺间赏一赏美人胸口的锦绣文章,观一观佳人含春的秀面,啧啧啧。高雅极了。 杜鹃就站在一侧小心伺候着。每年选出的丫头都不一样,堪比皇帝翻牌子,今年终于也轮到她了。忍着飘扬的酒气,眼看着赵大爷的脸越喝越红,眼看着被灌了几口酒的“姐妹”软倒了一片,眼看着那双有些粗糙又泛着青筋的大手端着酒杯伸向自己,杜鹃放弃了思考。 再醒来,已不知是几日之后,天色微暗,似乎临近黄昏。周身尽是一片的疼痛,杜鹃大脑空白,只能隐隐记得赵半城像一条大蛇般将她缠绕,阴冷而潮湿,大着舌头口齿不清“嘶嘶”的低吼。 略微缓了一会儿,辨认出,这,就是自己的屋。只是家具及惯用的物件,更新、更好,让人有些目眩。桌上有一个小包,喜庆的红,里面包着整锭的银子。 杜鹃低低的笑了,起身略微梳洗,走出了房门,沿着花园一路的逛啊逛。逛着逛着,来到了后门。后门上着锁。硕大的黄铜锁头,伸手掰,掰不动,扯一扯不过是微微的摇晃,至于那比人还高的门板,比手臂还粗的门闩......这哪里是门,分明是座难以撼动的大山。 杜鹃寻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抱着腿,倚在院墙上。 “这是命。” “买来的女奴婢。” “这是命。” “何况还有赏钱。” “这是命......” 没穿着那身保暖的棉衣,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