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思之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2页)

    此次入京,无论是期盼与夫君一家团聚的萧氏,还是前世的静玉,都是存了十分的期待的

    静玉站在船舱的夹板上,抬眼望着北方

    自琪水上起的雾此刻已消逝殆尽了,空气中弥漫着初秋凉爽的风,很是怡人,那夜的水面寒气仿佛只是一场梦

    船稳稳向北方行驶,劈开万丈波涛,前方的水面却陡然狭窄起来,陡峭险绝的山峰上端笼着一大片黑云,黑压压的,和周围的明艳秋阳形成鲜明对比。

    “嘿呀,前面过录峡了,看着黑黢黢的云,怕是有一趟窜雨啊,欸,你们几个,去,赶紧去把夹板上的干货收起来嘞”

    是下头的船家,他正拼命吆喝着伙计收第一层夹板上晒着的鱼干,rou干之类,架着的衣服也收起来了。

    静玉看了看北边的一大团黑云

    忽的弯唇笑了。

    管他什么牛鬼蛇神,去就是了。

    静玉刚下来,萧氏又一阵嗔怪,放下手中的书过来拉静玉的小手

    摸到女儿的小手温和,没有被江风吹的冰凉,这才拉着她到饭桌前坐下

    一张小几被放在对着床另一侧的窗边,船舱里的窗户很大,这船多有在南边跑,不畏寒的,窗做的大些,一来是散热,二来是便于达官贵人们欣赏沿途的江景,让贵人们在这长途的路程中消解一点苦闷

    秋嬷嬷和缀儿她们去外面收衣服去了,眼看着暑雨将至,她们也不敢怠慢着,赶忙去外面将要收了衣服进来

    小几上摆了五六碗小菜,有一碗是琪水里打捞出来的小鱼小虾什么的杂烩,一碗是奶白的浓鱼汤,还有一碗是红烧鱼,另有两盘时蔬,但是不太新鲜的样子

    这菜都是秋嬷嬷们亲自做的,虽然出门在外,但还是自己做的放心些

    前世静玉很挑食,她在儋州时,外祖曾找了许多各地的名厨来做菜,天南海北的美食都有,将静玉的嘴都养刁钻了

    秋嬷嬷的手艺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前世静玉在这船上吃了一个多月的鱼,就是什么吃法的鱼都吃腻了

    嘟囔着不满,耍尽了小性子,萧氏心疼女儿,看着女儿食不下咽也是担心,因为长途奔波,人也生生瘦了一圈

    但现在的静玉不会,这简简单单的菜肴在她眼里已是温馨美味之至

    因为有母亲陪着自己一起用饭

    萧氏前两天因为女儿生病衣不解带的照顾,人看着也微微瘦削了些,只是因为女儿如今大好,她看着精神也很不错

    静玉给母亲夹了一块鱼rou,小心地剔除了鱼刺,放于母亲碗中

    静玉以前虽然也贴心亲昵,但何曾亲自为自己夹菜剔鱼骨呢

    萧氏心里像放了一块暖玉,温热舒心,觉得女儿病好后不复之前的娇憨可爱,如今看来竟是长大了,懂事了,萧氏很欣慰,也忙给女儿夹菜,静玉笑着吃下了

    不知不觉间,萧氏高兴地多吃了半碗饭

    而一场暴雨在两人饭后马上下了

    外面顿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珠织成一张又一张大网,打得人连外面都景物都看不见了,天色也仿佛黑了下来

    秋嬷嬷一众人早就缩进了屋子,将门窗都紧闭起来了

    雨水噼里啪啦地敲击着窗户,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雷声,唬得在房里的人都有些害怕

    萧氏心里也有些慌慌的,她这是第一次坐船出远门,行至此地还是第一次碰上这样的大雨

    母女二人坐在床沿,静玉感觉到母亲的心慌,她反手握住母亲的手掌

    萧氏看着女儿如玉似的小脸,是那样的平静从容,她的心也莫名的安定下来,笑着回握女儿。

    船支不久行过了暴雨区,悠悠向北行去

    三日后,船只停靠扬州

    前世萧氏和静玉一心盼着入京与父亲团聚,一路除了补给淡水和必要是食物,都不曾停靠岸边

    可如今底头的船夫却把船驶进了港湾深处,还牢牢地系起了几条铁锁,这是要停靠几天的意思

    这是静玉的意思

    前世她们一路慌忙赶路,却在前方一个叫谭溪的小码头堵住了去路

    一大群官兵将码头团团围住,前后拦截了许多行船,说是要捉拿朝廷要犯

    那时正是夜晚,宽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