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妖邪非我不知意 但求心道死无惜  (第2/2页)
;又在李才一个大户面前谈笑自若,装成仙风道骨,只为最后人前显圣。    说真的,难道他就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妖魔了吗?    说是不离凡俗,可自来到这傲来国,他哪一件事是用凡俗的办法解决的?    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    他心中愈发混乱。    说了这一通之后,孤九再不开言,提着笼子飞越山水,直到了东胜神州一处群山之中。此处山高水深,都是悬崖峭壁,一入其中,连阳光都被阻隔。孤九自云端落下,脚踏罡斗,按着某种规律踏出九步之后,眼前一切烟消云散,显出面前一座洞府来。    这洞府虽在山中,却也淡雅清致,既无血腥,又无妖气,四周自有桌椅板凳、书架花瓶,与凡俗人家一般无二,只是格外宽阔。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房屋正中有一座丹炉,但此刻丹炉熄火,也看不出什么神异之处。    孤九将笼子随手一丢,牢笼和其中的道缘于是又化为原本大小。在这洞府里,他倒是不再觉得身上冷了,可心里的寒意却愈来愈重。    方才孤九那番话还在他耳边回荡,而且愈来愈真实。恍惚间,他似乎听到了什么东西在震颤,在濒临破碎。    是他的道心?    对啊,我本是道心圆融。    此前,对哪吒是怎么说的来着?    “我非圣人……亦非真仙。”他呆坐原地,喃喃自语。    孤九听到了他说话,却毫不介意,只在椅子上安坐,似乎在等着什么时辰。    菩提祖师、转轮王,这些人都说他是什么道心圆融。可他知道,自己实不过是灵台山下一樵夫啊。    所谓道心圆融,是什么?是无错吗?    不,便是洞悉世间一切因果轮转的太上道祖,也不敢说自己完全不会犯错。    自己在南云国这些所作所为,真是被那人前显圣的欲望所迷?    不,不是。那些作为,是出于本心的。    他有过人前显圣之举,但却从无人前显圣之意。在南云国时,是为了让那国王大臣相信自己的话语;在陈大户家中时,是因为不想与那些仆役动手妄造杀孽;在那山村中时,更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已经来不及再多想。    他真的没有警惕过凡人吗?    对于李才,对于县令,他都曾抱过许多的提防。但若是无缘无故就用卦术去占测、用法眼去观瞧,是不是有朝一日就可以随手动用仙法,去取了对自己抱有敌意的凡人之性命呢?    哪怕对方还未对自己出手?    很多事都是孤九在背后牵扯,他心中也明白。但无论如何,在当时,这些选择都是出于自己本心,而无有一丝作伪。    我的所作所为,皆合本心,顺承大道,而非为欲望控制。自始至终,何曾有那么一丝想法,是为了自我满足?    所以,我到底在疑惑什么?    这一瞬间,他终于有所明悟。    所谓道心圆融,原来不是无错。    而是无惑。    于自己的行为,知其因,晓其果,一力自承,本心所在,纵死亦往。便是刀斧加身,天雷轰顶,无怨无悔,只因本心正道,万死不辞。    心若有尘,或需拂拭;但本心明镜,纵有灰尘落上,与镜何干?    想通此节,他周身蓦然轻松,盘旋在脑海中的魔音瞬间消逝。他深吸口气,站直起身,直视孤九,脸上再无半分茫然,只剩一点浅淡微笑。    “多谢足下,助我修心。”    他居然朝着孤九拱手,深施了一礼。    孤九骤然抬头,紧盯着他,眉头越蹙越深。不多时,他忽地自嘲一笑,自语道:“没想到啊没想到,我这道心种魔之法,居然也不能解了你的心境。好,好,好啊!”    他连道三声好字,表情却愈发地阴冷。    “我又一次小觑了你,道缘先生。不过此刻,你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修心有成,是否有些分不清形势了?”    他忽然伸手一指,那牢笼上皱起妖光,刺向道缘。道缘此刻既无灵力护体,也无法衣傍身,被这妖光一刺,只觉有万千根针直插皮rou,那痛苦让他面目瞬间狰狞扭曲。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强忍着苦痛屈膝盘坐,掐起了道印。    这般动作让他更加痛苦。但当他艰难盘坐、结起印诀之后,他却仿佛忽视了那些苦难,脊背挺得笔直。    “若今日必死于你手,缘,亦是不违本心之人。”    道缘露出一个扭曲的微笑,一字一顿地说。    “本心所在,虽受千刀之刑,纵死无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