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1/2页)
来到惇素堂,另一名书僮早已候在此处。见到有人进了这里,他上前行了一礼,与两人道: “请您将此前的试题取出。”核对确认无误后,便递给了她另一张写有谜题的纸条。 清晏眼中顿时一亮,有些开心地接了过来。猜谜语这项考核可比坐着一动不动地写卷子有意思多了! 离开这里时,她们正好猜出了谢安婷手中的第一题。这之后,二人一边去往谜底揭示的地点,一边兴趣盎然地轮流解答起彼此手中的新题目,几乎没有耽误分毫的时间,让一旁负责跟随她们协助记录的书僮都微微面露惊讶。 与清晏不同,谢安婷乃是出身于书香门第谢家,其祖辈四代皆曾在翰林院中任职。而她则是在家中自幼学习笔墨书画,也正因如此,才能年仅七岁就进入鹿鸿书院学习。 在书院中,女学子一直便是少数,而年幼入学的女童则更是稀少。 洛朝科举制、嫡长子继承制的重男轻女观念下,无论是普通人家还是世家贵族,首先倾尽心血培养的皆是男性。因此民间女子正常情况下几乎没有自幼便能读书习字的机会,只能稍大些后进入免费的官府学堂认字。 若是有些地位或财势的人家对府中女孩的教养较为看重,则会开设家族学堂或是请私学上门授课,将她们往家中所需的方向培养才能。 由此可见,如谢家这般从小教养、还能任家中子女小小年纪进入鹿鸿书院自由修读的世家,已是十分有见地了。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她与谢安婷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将这附近转了一个遍,寻找的谜底有些指向学堂中,也有些是与花草树木与院中雕塑有关。 就在日落西山时,清晏终于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五个谜题。 “恭喜小姐,这将是您的最后一道谜语。此题需您猜出一物,并在书院中将它找出,将其亲手交给夫子,即可视作答题成功。” 听到面前的书僮如此说,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微微面露惊讶。毕竟,刚刚谢安婷的最后一题依旧只是写下谜底就算通过,没想到自己的解答方式竟会有所不同。 不过此刻时间尚还充裕,清晏倒并未有所慌乱,打开纸条,只见上面是一句诗: 一汪清流枕断岩。 这指的会是什么呢?她细细思索着。 然而片刻后,清晏与一旁的谢安婷眼睛便同时亮了起来。 “是山!” “是石!” 愣了片刻,见到谢安婷早已笑起来时,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答案问题出在哪。 就算爹爹在这里,怕也不能搬动一座山给郑夫子送过去吧?这大概不是人能做到的…… 她面上微微一红,缓步走到旁边的大树下,轻身弯腰拾起了一块小石子。 只要将它交给夫子,自己的题目就算完成了。 这场猜谜中,夫子不仅考验了他们对语句的理解,也同样要求了对字词的灵活运用,清晏只觉得受益匪浅。 唔……尤其还特别好玩。 等到二人答完这最后一题,一路返回最开始郑夫子所在的学堂时,离戌时还剩下约莫大半个时辰。 当她踏进学堂,心中还在想着何时能再来一次有趣的解谜游戏,不合时宜的争吵声却在此刻忽然传进了清晏耳中。 “臣女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何殿下一定要这样?” 转头望去,就见到那个叫做慕夏梨的女孩满脸委屈地站在前方,正眼带泪痕地看向八皇子洛梓鸿。 只是她对面的男孩却并没有因此心软妥协,反而怒声斥道:“你没有做错?那你凭什么要求本皇子只能和你一起考试?” “殿下第一场测试本就结束得晚,只有臣女一直等在外面,您怎么能如此责备一个想要帮助您的人!” 清晏觉得这倒有点不太对,离开这里前,她分明有看到慕夏梨主动拦下其他人,原来这两人不曾事先约好过? 果不其然,洛梓鸿盯着慕夏梨,脸上却愈发气愤。 “一派胡言!你之前分明是故意赶走了别人,这般作为,本皇子今日定不会与你同行的!” 见到这件事并没有瞒过八皇子,她眼中一冷,迅速看向旁边挽着发髻、状似文静的白衣女孩。 定是这个臭丫头暗地里告了状,害得殿下不愿与自己一起! 心中的怒火使她面色微微有些扭曲,只见慕夏梨厉声说道:“殿下莫要被人蒙骗了!如今期考已经快要结束,您若坚持下去,臣女便只能与殿下一同考核失败,就此离开书院!” 这次期考中解答隐语的测验,并不与笔试一般答对其中十五题便可通过,所有学生必须全部解出自己的五道谜语才能过关。而按照书院的规定,所修课业的期考但凡有一项不合格,就只能失去在鹿鸿书院修读的资格。 没料到慕夏梨会如此威胁自己,洛梓鸿顿时一怔。想起二皇兄在书院数载,几乎年年都是成绩优异令人钦佩,到了自己这里,刚入学不久竟然就要面临退学? 落到如此丢脸的境地,他怎能甘心! 咬了咬牙,洛梓鸿并没有再转向那个让他万分厌恶的表妹,而是第一次认真看向了周围的同窗。 “有…有没有人,能和本…吾一起参加测验?” 也许是习惯使然,这位八皇子殿下并不是很擅长求助别人。 看到一向高高在上的表哥宁肯请别人帮忙也不愿与自己一道,慕夏梨心中竟是首次生出了一抹怨念,只是此刻,她也无法再次阻止了。 能得到一位皇子的人情,许多人都是十分乐意的。短短几息间,就有一个男孩很快站出来应道:“八皇子殿下,在下此前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测试,现在愿助您一臂之力。” 眼见有人愿意帮忙,洛梓鸿微微松了一口气,低声向他道过谢,想到时间已经快要结束,他就立刻去往夫子那里领取题目。 然而让两人没想到的是,郑夫子看着这一幕,却无奈地摇了摇头,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此次测验要求两人结伴前往,旨在考验诸生互相沟通交流的能力,虽也算是降低了期考难度,可你们二人若是合力只解五题,便对其他学生过于不公。” “老夫知此乃事出有因,但规矩已定,便不容随意更改。如果尔等依旧打算一同前往,则需此位学子取消之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