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2/2页)
二哥一般少上许多,你可想好了?”说到这里,她的口吻微微严肃了些,显然并不希望看到清晏对此耍小孩性子出尔反尔。 “是的,母亲,清儿已经想清楚了。”清晏坚定地回答了王氏,她并未有过此等想法。 这时,一旁的李恒终于面色十分严肃地开了口。 “难不成...往后同逸辰一般,每月竟只能见到清儿一次?” 听到这里,王氏脸上登时就有些绷不住了,柳眉一横,扫向自己的夫君:“你这莽汉!莫不是忘了逸辰如今已是十三岁,书院十岁以下的学子皆是五日一休沐,哪来的每月一次?” 鹿鸿书院中,只有十岁以上的学生才是一月两日休沐,幼龄学生更受家中关心,因此每五日便可休沐回家一日。因着近日家中有些要事,李逸辰已是多请了两日假期才会留家至今,明日就该再次回到书院了。其实当年他也曾五日一归家,不过李恒显然早就忘了。 见状,李逸辰只得无奈又好笑地劝道:“母亲,我只是家中次子罢了,哪比得上父亲心中视若珍宝的小妹,记不得也是正常的,您莫要同父亲计较。” 李恒心知自己这小狐狸一般的儿子明着说情,实则落井下石,不禁瞪了他一眼,却在触及王氏嫌弃的眼神时,老老实实再不敢吱声,生怕又说错点什么惹了王氏不喜。 自己这一家之主的地位在家中真是日渐低下啊。 见爹爹与娘亲并无太大意见,清晏心中明白,参加考核这件事应是就此定下了,接下来的,便是要自己认真准备考核。 想到明日自己的二哥就要再次离家了,清晏只得别过爹爹与娘亲,同李逸辰一路回到烟缈居,准备细细询问他考核的相关事宜。 向自家二哥借来纸笔记下考核大致的内容与范围后,清晏忽然觉得,以鹿鸿书院的名声,每年考核定会吸引许多慕名前来的人,到时候场面岂不是会十分混乱? 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后,李逸辰却摇了摇头:“并非如此,鹿鸿书院的理念虽是有教无类,招生范围也不仅仅是世家贵族子女,但参与这学院考核同样是需要资格的。曾从鹿鸿书院修成出师的人,一生可以拥有三次举荐考核的名额,就像母亲,举荐了你我之后,便还剩下一次机会,而如同父亲这般的朝中在位官员依照品阶也会有一到三次不等的举荐资格。此外,书院每年都会派出一些先生专门去各地考察,举荐资质不错且有意来此的人参加考核。” 这么一看,人虽然还是很多,却不会有爆满的情况出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考生的质量。原来爹爹和娘亲还是给她开了后门的,不然自己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上哪去找书院的考核资格? “好好准备考核,二哥会在书院等着你的。”轻轻摸了把小妹的头,李逸辰准备转身离开。 “哥哥,我会走上自己选择的路。”如你与爹爹所期望的那样。 回头看向小女孩璨若星辰般漂亮的黑眸,带上鼓励的温和眼神,他笑着点了点头。 ...... 几日下来,因着李逸辰提及了诗词及算术的内容,清晏更是时常待在王氏身边求教。每日辰时刚过便已经洗漱完,抱着书页赶去和薇院中的王氏身边,边吃早餐边讨论起算术题目。到了晚间巳时过后,还要坐在床沿看上一会词句解读,让身旁的侍女直担心自家小姐小小年纪会把眼睛熬坏。 其实大部分内容,早在这两年间娘亲便已经陆陆续续教过她,如今距离考核还有约莫十日,她能做的不过是巩固曾经所学、弥补一些不足罢了。 只是,大抵还有少量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在微微影响着清晏,她那份刻苦努力的模样简直是王氏生平未见,虽然这个小女儿平日里在自己的引导监督下倒也算得上自觉勤恳,且自小好奇心旺盛、喜爱读书,但总归没有感受过来自外界的压力。 如今看着,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处。 清晏并不知道母亲的想法,但她确实如王氏所预料的那般,第一次有了自己无法把控的感觉。虽说不知为何一家人都对她五岁便去参加考核这件事毫无异议,也对她有不少信心,但这次的出题人不是以往的娘亲,具体的试题与内容也完全未知,这让她十分没有安全感。 要知道,哪怕是当初的二哥李逸辰,也是七岁才参加考核并且一次通过,虽说娘亲已经提及哪怕此次未能成功,明年也能再消耗一次举荐次数让她尝试,就连爹爹也拍着胸脯说他的那份随时留着给她,但是,清晏莫名地不想辜负娘亲给予的这次举荐名额。 她想努力证明一次,爹娘的眼光很好,他们的女儿也很优秀。 不过这个爹爹应该是真心想让她在家中多留几年的。 这般如此,直到数日过去,考核的前一天终于到来。 本应是最紧张的一日,清晏却忽然想到,自己能做下的准备都已经完成,倘若就此去了鹿鸿书院,她便真的不能日日看见爹娘了。 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件事情,反而让她有几分理解到了爹爹的心情。 愣了片刻,丢下手中的纸笔,清晏径直离开了书房,去往和薇院找娘亲。 “清儿这次又有什么想问的?”王氏此时正在前院查账,看到清晏时还有些颇为诧异,据她所知,女儿应该是在书房练字,不会有什么问题才对,难不成,是想问问那手字能否在一日之内迅速提升? 这可实在是为难她了。 正在王氏心中暗暗纠结要如何安慰一下面前的小女儿时,清晏却直接扑进了她的怀里。 “我只是想娘亲了。” 王氏手上顿了顿,似乎明白过来了。 看着怀中撒起娇不肯松手的清晏,她无奈地笑了笑,慢慢放下手中的账簿,轻轻搂住了女儿。 “不是说过了吗,清儿要唤我母亲。” “是担心去了书院后,不能再日日见到我和你爹?”王氏一向蕙质兰心,瞧见清晏这模样,略一思索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王氏轻挥了挥手,一旁的石嬷嬷顿时会意,知道夫人是想和三小姐说些体己话,行礼后立刻便带着周围的下人退出了院落。 “清儿可算得上迟钝了,你是没瞧见你爹那没出息的模样,这些日子。这些日子看着你如此用心,他可都是拉着张脸到处唬人,据说还真的吓哭了训练营里的新兵。” 瞧着娘亲这番有意哄自己笑,清晏脸上有些羞窘,觉得自己此刻简直像是个三两岁般只粘爹娘的孩子。 和爹爹一样没有出息。 “母亲当初去书院的时候,也会舍不得家人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