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小明王爷 (第2/2页)
自幼流落在匈奴国,不善与人交往,这么做恐怕萧离不会答应。” “只要你金孝忠答应便可。”明王语气很是坚定。 孝忠还是不放心,又想说话。 明王又道:“你放心本王知道你爱惜将才,我不会为难你的人,因为本王有一千种办法让他归顺于我。” 孝忠的所有故人里就这一位他不敢全信,兀自饮了一口酒,不知道明王这次用的是什么办法。 明王也缀了一口,眼睛偷瞄一下孝忠,露出诡异的笑容。 自那日朝中明王眼见孝忠与皇帝因此人僵持不下,便有了收了萧离之心,今日便等着孝忠来访,自然胸有成竹。 “嗖——”突然一支箭对着明王面门射去,明王反应迅捷将头一偏,躲了过去。明王贴身侍卫李准忙抽出剑护在身前,李准对着门外大叫一声:“来人!保护明王!” 随即一群杀手破门而入,手持青铜剑,向明王砍去,而明王仍然坐在原处,一动未动。因为他知道金孝忠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就坐看孝忠如何化解危机吧。 孝忠自是不会让这些杀手伤到明王半分,因为上次百里遇害突然,这次出门孝忠决定剑不离身,拔出龙尾剑挥剑迎敌。 在武帝的教导下明王也自幼习武,武功不弱,但仍然坐观战况,尽管面前的桌子被劈得粉碎也只是用脚力瞬间将椅子向后挪了寸许。 这几名杀手的佩剑是青铜剑,想必不是江湖匪盗,应该出自哪个王侯将相门第,明王心里大抵有了方向,所以更加坚定:萧离我是收定了。 楼下明王护卫也都上楼来,几人持剑护在明王左右,剩下的参战进来。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孝忠此时得空暗暗寻找契机,奈何几人穿着一样实难辨认,但见几人各司其职都有要对付的人选,这时孝忠心生一计,大喊道:“护送明王回府!” 果然几名杀手中一人有所反应,孝忠当下擒了他,另外几人见状欲向楼下下撤退,但也都被明王的护卫军擒下。 这时明王才站了起来,刚才一直观战,也都看出了端倪,心下佩服孝忠智勇双全,不愧能统领千军万马之人,若是能为己用,便是如虎添翼了,那当务之急更是收了萧离,金孝忠自然归顺,便静待时机。 对孝忠说道:“孝忠,这次多亏你帮忙,这些人跟了我有一段时日了,我先将他们压回去交由刑部处理,改日我们重聚。” “是,明王。”孝忠施了一礼送走明王。 明王带着几人匆匆走了。 第二日。 萧离真的回来了。但是却是来取佩剑的,因为他没有一件行李,唯独珍惜的也就这一丙剑,只因此剑是孝忠所赠,萧离视作瑰宝从不离手。 孝忠见了萧离终于放心了,舒了一口气,但还是担心,问道:“萧离,明王可有说什么,他有没有为难你,如果你觉得为难——就不要去。” 萧离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只是拿了剑走了。 孝忠不知明王用了什么手段,为什么萧离如此顺从,明王城府之深,萧离又不谙世事,不知在明王府要如何身处,想想那日明王诡异的笑容心中便一阵寒颤。 “因为明王知道萧离的弱点。”公孙啓在身后说道:“萧离的弱点便是你,就这么简单。” 孝忠看了看他又想起那日段干的话,便脱口问道:“什么是守神灵兽?” 公孙啓道:“又来,唉,我要上山采药去,记得给我留饭。”说着走出去了。 老皇帝自那日罚了孝忠后,便一直将此事耿耿于怀,老皇帝心道:莫要在自己即将归天之际,再给子孙留下祸患,倒不如听听皇子们的意见。又先后召见荆王和明王商议,荆王自然杀之为快,皇帝不以为然。 而后又单独召见明王,明王自有想法,道:“不如儿臣先将这萧离收于门下,一来查探他的身世,二来也可监视他们,但凡有所动静也在儿臣的掌握之中,父皇以为如何?” 老皇帝想了想,倒也是个办法,便交给明王办此事。 “那皇儿可要务必小心,江山不是儿戏,切不可感情用事。” “是,儿臣定不辱命。” 这阵子疲于奔波夜晚孝忠刚躺下便睡着了,睡得很香,然而半夜里他突感心中灼痛难忍,便起床将桌子上的凉透了的茶水一饮而尽,桌子上的水没了便扶着门墙走出来找水喝。 睡在外间的子卿被惊醒了,却见孝忠周身布满红光,忙上前查看。 公孙啓此时在院外观察星象,也看见了这一幕,便叫醒了浮山秦遇,几人来到孝忠房前,见孝忠屋内火光乍现,而此时,孝忠似乎挣脱了子卿的束缚,如同恶兽一般双目赤红,周身火光通红——直奔他们扑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