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儿子的老师  (第2/2页)
“要不陛下给小公子找一个师?”王承恩建议道。    “算了,还是别找了,就天瑞那个性子,再好的老师也得被他气死,这小兔崽子不是不会,是故意的,纯粹就是不想学!”崇祯皇帝摇摇头到。    “啊~~,他会啊?”王承恩惊讶到。    “你以为神祖爷的儿子真的就这么笨?这小子在定王面前可机灵着呢,什么都会算,连皇后都夸他脑子反应快。”    崇祯皇帝放下手里的奏折说道。    是该给孩子找一个老师了,科学技术这方面自己能教,再说了,还有科学院那一帮人,随便挑一个都是科学大拿。    可是思想方面的事情李浩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学儒家经典?三纲五常?还是拉倒吧!儒家愚忠那套东西肯定不能让自己孩子学,自己的儿子,皇帝根本管不着,谁忠于谁还两说呢!    李浩很想让人去寻找前世明末的三个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还有王夫之,过来给自己儿子当老师。可是仔细想想,又放弃了,这个时候,他们也就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他们自己的思想估计都没有形成呢,怎么教自己的儿子。    把整个大明的人划拉一圈儿,发现没一个能教自己的儿子。再看看自己儿子那顽皮的性子,李浩气的都搓牙花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随它去吧!”李浩决定还是先不管了。    ......    李岩从西伯利亚寄回来了信件,经过两年的远征,在大明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俄国的那个沙皇,已经撤出了他们在西伯利亚的所有军队。现在,整个西伯利亚都已经归大明统治了。    李岩在信中还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俄国的沙皇和太厚希望跟大明的神祖爷和皇帝进行一次会晤,地点就在两国交界的乌拉尔山一带。    “这是好事儿啊!,去,一定去!”李浩高兴地说道。    “可是此去西伯利亚,山高路远,神祖爷和陛下万金之躯,如何能去那荒蛮之地?”礼部尚书周有凤有些担心的说道。    周有凤就是当年去欧洲执行抽水机计划的礼部侍郎,现在已经升任礼部尚书了。    “老周啊,你去过欧洲,了解欧洲人的行为习惯,他们的行事风格与我们完全不同。    虽然沙俄这个时候还不是很强大,但是他们的开拓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让皇帝跟他们见一面,体验一下他们对土地和出海口的渴望与执着。让皇帝学会该如何跟他们打交道。”    李浩坚持的说道。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陛下出巡,谁来监国?”周有凤问道。    “嗯,这倒是个问题。”李浩陷入了思考之中。    按道理,皇帝出巡,那么太子就该监国,可是现在,太子朱慈烺一直主张恢复祖制,恢复士人的地位。    对于李浩的所作所为,朱慈烺一直都十分痛恨,只是摄于李浩过于强大,他才不敢有所动作。    如果自己和皇帝都出去了,让太子来监国的话,李浩还真不敢想太子会闹出怎么样的事情来。    “神祖爷,还是让定王来监国吧,”崇祯也思索一会儿,说道。    “定王今年17了,按年龄,可以监国了,可是如果定王监国的话,势必会引起太子的反对,到那时,朝局恐怕会陷入混乱啊!”李浩担心道。    因为首辅堵胤锡上位时间尚短,还没有对朝堂形成足够的控制力,整个时候再让定王和太子相争,堵胤锡不一定能压服的住。    “太子跟随我一同前往。”崇祯说道。    “哦?”李浩有些疑惑的看着崇祯。    “太子乃是国家储君,也必须了解大明周边各国的情况,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免得大明在以后看不清局势,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崇祯一脸阴险的解释道。    李浩明白了,崇祯就是要把太子绑在自己的身边,让太子没有机会跟定王相争,为定王以后登基做个铺垫。    “好,就这么办!”李浩很高兴,崇祯皇帝现在脑瓜子开窍了,不在拘泥于那些条条框框了。    神祖爷、皇帝和太子要一同出行,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朝廷。自从土木堡之后,大明皇帝就很少再御驾亲征了。至于那个喜欢玩儿战争游戏的的正德皇帝,就另当别算了。    定王和首辅一同监国,定王朱慈炯得知消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脑子半天都是蒙蒙的,自己根本就没有参政的经历,怎么就突然让自己监国了?心里惊讶之余,也有一丝害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