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rou磨坊三  (第2/2页)
。    第一波冲击还没有结束,第二波冲击又接踵而至,就像海浪一样,连续冲击明军的两翼。    幸好前军的杜文焕和后军的刘肇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临危不乱,勉强稳住了阵型。    杜文焕吃惊的发现,刚刚攻击过来的这些是蒙古骑兵,他们也有数千人的规模。这些蒙古骑兵一到,立刻和之前的建虏骑兵从两个方向上开始攻击。这就让杜文焕的前军顿时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兵力还来不及重新分配,就已经被敌人攻了进来。    杜文焕大声呼喝,重新结阵,在三千火枪兵的拼命射击之下,也幸亏自己火枪兵足够多,而且这枪打的快,打的远,才堪堪稳住了阵脚。即便这样,杜文焕也损失了不下两千的人手。    “报总督大人,现已查明,建虏这次乃是倾巢而出,七万八旗主力几乎全部赶来,还有三万蒙古骑兵、五万汉军旗,总计十五万人马。东征海参崴的大贝勒代善已经到了这里,占据了石柱山。”    到了晚间,一个斥候队长过来报告。    “什么??建虏居然来了十五万?代善也来了,他没有去东征?”洪承畴闻言大吃一一惊,手里的望远镜差点都给摔到地上。    这是斥候们审问了不少的俘虏,综合起来才得到的情报,但是这个消息来的太迟了。刚刚还对战胜皇太极赶到乐观的洪承畴现在心里一片哇凉。    这都打了一天了,连敌人的兵力都没有搞清楚,根据热气球的观测,周围的建虏也只有不到十万的人马,那么另外的人马在哪里?    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知道自己周围还隐藏着数万未知的敌人,这让洪承畴如坐针毡。    “让热气球仔细观察周围隐藏的敌人,把他们找出来,另外用高倍镜仔细检查对面的八旗,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八旗!”    就在一瞬间,洪承畴的心里闪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对面的八旗主力,恐怕是别人伪装的,而真正的八旗主力却还不知道在哪里隐藏着,这让洪承畴不寒而栗。    “皇太极果然狡诈,一个声东击西,瞒天过海,让代善悄无声息的赶到了战场。一个偷天换日,就让全部的八旗主力隐藏了起来,在暗处窥伺,一旦抓住一会,就会狠狠的扑上来。”    洪承畴心中有些懊悔,自己恐怕是上了皇太极的当了。真是处心积虑啊,给自己挖了一个好大的坑!不过没关系,我十万大军聚在一起,又有众多火器,你建虏就是想吃掉我,也得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行。对子交换,大明朝人有的是,玩得起,你建虏可就够呛了,等你的七万八旗主力死的差不多了,我看你还拿什么跟大明纠缠    洪承畴一咬牙,振作精神,除了命令各个热气球仔细观察之外,还封锁了这个消息,以免引起军心浮动。派人叫来赵云达,告诉他实情,让他的火炮做好布置。    “嘶~~~”赵云达听完,心里猛的一沉,没有想到这个皇太极这么阴险狡诈。神祖爷屡次说过,皇太极乃是一代人杰,千万不可大意,看来自己还是大意了。    所有的信鸽趁夜飞出了明军的营地,飞行锦州、山海关和京城等地。一是要求援,而是要让他们做好守城的准备,以防建虏大胜之后,再乘胜追击。    “大人,末将有个主意”过来商议军情的刘肇基发话道。    “讲!”“大人,目前我军阵型过于松散,容易被建虏分割。我军今日阵型松散,是为了预防建虏的炮火,可今日建虏的炮火基本已被消灭,松散的阵型容易被鞑子骑兵突破。末将建议连夜重新组织阵型,采用密集阵型,阻挡鞑子骑兵,火炮要向后布置,炮弹越过大阵,对鞑子骑兵拦截射击。”    刘肇基朝着洪承畴一抱拳,说道。    “赵将军,你意如何?”洪承畴扭头问赵云达。    “末将也正有此意,今日火炮位置靠前,容易被敌人所乘,起不到掩护大军的作用。另外火枪兵的优势今日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应该集中全部火枪兵,采用密集队形,三段射击恐怕不够,分成五队或者六队,密集射击。    投弹手也要靠前,能将手榴弹投掷到阵地前三四十步为宜,这样不会伤到自己人。这样我们各自火器根据射程远近,分层次的打击敌人,至于他们冲进来以后,也可以用车阵阻挡,减缓他们的速度。”    赵云达边说,一只手边在桌子上比划。    “嗯,好,就这么办,诸位回去赶紧布置。我们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是我们又足够的火器,还有热气球,可以俯瞰整个战场,敌人稍有动静,我们便可抢先发现,提前布置。”洪承畴给众人打气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