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强迫症的春天 (第1/2页)
前年的弑君案,东林党人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不过李浩并没与禁绝东林党,他们仍然可以讲学、活动。 按照李浩的想法,东林党是这样的德性,别的派别呢?天下乌鸦一般黑,都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的朝廷,好真的离不开这批人,所以,李浩才不论他是什么派别,只要有能力就行。科举已经被李浩改成了一年一次,每年录取的人数要比以前多的多,这大大增加了他在士林的声望。 声望归声望,不知道是李浩的眼光太高,还是大明的士林太差的缘故,这些年却没有挑出几个具有经世之才的人,这样李浩大为失望。 宛平县周家村有一个举人叫周秀良,因为家境贫寒,攻读之余,经常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事周秀良的信条,为了这个信条,周秀良几乎达到了痴狂的程度。家里仅有的三间屋子被收拾的整整齐齐,院子里面也是每天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如果院子里面有一片落叶,他读书都没有心情,村里人常常夸他勤快,跟别的读书人不太一样。 别的读书人很不屑于做这种事情,认为这是下人该干的事情,是低贱之人的本分。正是由于周秀良那种近乎强迫症的热衷,所以周围的读书人几乎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跟他交朋友,别人都会认为拉低了自己的身份。 崇祯八年以后,科举改了规矩,三年一次的大考改为每年都考,这让天下的学子们欣喜若狂,今年考不中,也不用再苦等三年之久了,明年再去考试就可以了。而且考试院那边还有习题,也可以参加免费的课堂讲解,都是以往考中的师兄们现身说法,非常有好处。 考试的科目也改了,四书五经的比重越来越低,神祖府的数理化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难,思维方式与华夏两千年来的思维方式迥乎不同,较真儿到了极致。 一个水池,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的题目现在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最新的知识是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东西,还有什么坐标、象限、图像,把所有学子都搞的云里雾里,听课的时候感觉都能听懂,但是自己一做题,就感觉啥也不会。 格物也就是物理,还有化学,跟数学差不多,能把人的脑袋搞的都抽筋儿。要说兴趣,还是化学最让人感兴趣。几种寻常之物,却能千变万化,色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 周秀良起先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总觉得还是孔孟为正道,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奈何科考偏偏有这些,不学你就别想考中。所以他不学也得学,可是学着学着,就感觉越来越有意思,一发不可收拾。 这些年虽然每年都有科考,周秀良连续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中,有些心灰意冷。今年本来不打算去了,可自己是全家人的希望,父母、叔叔婶婶、还有自己的两个姑姑,都在极力的帮衬自己,自己要是放弃了,那就太让自己这些亲人失望了。 今年眼看离考试的日期越来越近,周秀良也捧着书本发奋苦读,往年的考试试卷,自己都做了好几套了,但是总感觉还是很不理想。 这一天,周秀良唯一的好友马敬来找他,约他一起前往京城参加考试,宛平县离着京城不远,一天的时间就能赶到。 到了京城,两人到考试院报了到,取得了准考证,凭着准考证,就可以免费的住宿,而且旅店还会提供伙食,这一点对贫寒学子来说太重要了,这样能省去很多的花费。 现在的科考,已经跟前世的高考流程差不多。到了考试的日期,也不知道是上天的眷顾,还是别的什么,总感觉今年的题目很简单,周秀良很快就做完了,感觉这次考的不错。 果然,一转眼到了发榜的日期,周秀良的名字果然出现在了录取的名单之中。科考被录取就算完事了吗?不是的,然后是朝廷的各个部门老招聘,你喜欢干什么,就可以去哪里应聘,这只有被录取的人才有的资格。 今年是参谋部的第二次招生,上一次招生,只选出了四个考生,做事还算可以,但是李浩并不十分满意。参谋总长陈奇瑜也不太满意。 参谋部是李浩去年新设置的一个部门,挂在兵部的下面,专门制作各种军事行动的方案,为皇帝和李浩提供决策的支持。 参谋部就是一个二层的小楼,一共有十几间房子。李浩站在二楼的阳台上,看着下面院子里数百人的应聘场景,忽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