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一百二十章 第二战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二战场 (第2/2页)

这样对于统治不利,至少要分个两三个区划,他们相互独立,只服从于朝廷,这样才有利于大明在这里的统治。

    三万六千人滞留在虾夷简直太浪费了,对建虏开辟第二战场就成了当务之急。按照早先预定的计划,高迎祥率领大军,再次横渡鲸海,在双城卫的海参崴登陆,然后向西横扫。

    建虏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了辽东地区,他们的主要对手是大明和蒙古,再加一个朝鲜。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等女真人,对于野女真所在的地区从来没有认真的关注过,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他们的身后会出现一支强悍的军队。

    留下高一功带领两千人驻守虾夷,其余人马再次乘船渡海,在双城卫登陆。这里地广人稀,非常有利于隐蔽封锁消息。高迎祥大军登陆十余日,才被建虏发现。

    在沈阳的皇太极接到报告,大吃一惊,一支数万人装备精良的的大军出现自己的身后,这太可怕了,想想就浑身冒凉气儿。

    “这支军队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皇太极怒不可遏。

    很快,负责对大明刺探的官员被找了来,在接受了皇太极一顿臭骂之后,这个官员才委屈的说道,明朝国内目前的几支主要的军队都没有太大的调动,最大的调动就是秦良玉出川入陕,剿灭张献忠了。至于辽东军,目前只是换了总督,洪承畴替换了孙承宗,别的没有什么啊!

    胡说八道,那海参崴这支数万人的大军是怎么来的?难道是明朝凭空变出来的不成?”皇太极气的一脚把这个官员踢了个跟头。

    这个官员也是十分委屈,明国真的没有这么一支军队啊,从哪里冒出来的,又怎么到的海参崴那个鬼地方?

    “查!给朕仔细的查,一定要把他们查出来!”皇太极气的浑身都开始哆嗦。

    “喳!”这个官员喳了一声赶紧溜了。

    一旁的范文程也是眉头紧锁,他也实在想不出这支军队是怎么来的。大明朝虽然收紧了边防,但是大清对明国的监视并没有降低多少,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收买不少的官员,时刻监视着明国的几支主要力量。

    “这支军队出现的时机简直太巧了,现在正值夏季,自己刚刚商议好对明国的一场攻势,要再次捣毁大凌河堡,还没有出动,这支军队就出现在了自己的身后,难道大清的内部也有明国的探子?”想到这里,范文程不寒而栗。

    在朝鲜的多尔衮也接到了消息,大清国的身后出现了一直数万人的军队,还装备精良,多尔衮也是大惊失色,用脚后跟儿都能想得到这支军队的意图,在身后防御薄弱的地方攻击大清,迫使大清分兵,让本就不占数量优势的大清八旗更加捉襟见肘,可问题是,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皇太极想不明白,多尔衮也没有想明白,但是数日之后他们就全都明白了。从明国传来的情报,明国的那个神仙居然把俘虏的流贼全部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大军,由以前的流贼头子闯王高迎祥带领,渡海在海参崴登陆。

    “那个神仙真是好手段,居然把俘虏的流贼组织起来了,他就不怕这些人再次造反吗?”接到报告的皇太极恍然大悟,对于身后的这支敌人军队产生一个新奇的想法。

    “既然这是明国流贼组成的军队,明国朝廷显然不信任他们,既然是反贼,他们显然也不太可能忠于明国朝廷,只是迫于压力才渡海远征的。如果我大清能把这些人招抚过来呢?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大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这要是能招抚过来,那可真实大清的一大助力啊!”

    皇太极越想越兴奋。招呼范文程过来,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妙啊!此计若成,大清便得数万精兵啊!”范文程满脸笑容的拍着马屁。

    “命和硕礼亲王代善领正红旗、镶红旗全力监视这支明军,暂不要与其冲突,等待招抚结果。”必要的防备还是要做的,皇太极下了旨意。

    派谁去招抚呢?首先这个人地位低了不行,显得大清不够重视,不容易抚其军心;其次最好是个汉人,这样容易取得他们信任。

    一个汉人,还在大清身居要职的,现在还真屈指可数,恭顺王孔有德倒是可以,这人能说会道,心思也比较深,最重要的是他是武将,都是在明朝不得志的人,更加容易跟他们说得上话,而且他现在正在朝鲜,路程上也方便一些。

    “传旨恭顺王孔有德,命其立刻前去海参崴,招抚高迎祥等人。不得有误。”心中主意已定,皇太极不再犹豫,立刻下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