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一百一十二章 铁血总督洪承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铁血总督洪承畴 (第1/2页)

    现在的大明,百废待兴,虽然还有几股流贼,但已经形不成大多的气候了。

    神祖爷李浩和朝廷制定的各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长江大桥的勘察已经在进行之中,京张公路的修建也在加紧进行,一切都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不如意事十八九,也许是上天觉得现在的大明太过顺利了,非要给大明再添一点波折。崇祯十二年六月初三,整个京城都陷入在烈日的炙烤当中,一切都好像要被考化一样。

    这天中午,一匹快马顶着炎炎的烈日飞速的赶来,身后荡起一股guntang的烟尘。

    “孙承宗病重!”整个消息震动了整个朝廷。神祖府内,李浩接到报告直接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午饭都没顾上吃,直接来到乾清宫。

    崇祯皇帝和朝中的大臣们已经在等候了。陛阶之上,崇祯皇帝一脸的焦急,来回踱步,这回真的坐不住了。

    孙承宗现在的作用太过重要了,就是因为有孙承宗早辽东坐镇,才使得岌岌可危的辽东逐渐的稳定了下来,虽然被寄予厚望的辽东铁骑还不能跟建虏八旗直接抗衡,但作战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

    去年大凌河之战,正是由于孙承宗的谋划指挥,才使得大凌河城池在建虏的强力攻击之下稳如泰山,不但消耗了建虏的力量,还锻炼了部队,尤其是炮兵,几次出其不意的炮击,简直是大显神威。

    辽东紧邻建虏,是抗击建虏的最前沿,每天的大小事物数不胜数,难得有闲暇,每天殚精竭虑,需要cao心的事情非常多。孙承宗已经六十多岁了,辽东又是苦寒之地,这让孙承宗的身体真的扛不住了。虽然李浩给他派了最好的医生和厨师,也阻挡不了人类老病的趋势。

    “神祖爷,孙师不能视事,那何人可代之?”崇祯皇帝面带焦急的问,无论如何,他都不想辽东再出现反复。

    “你们可商量出了人选?”李浩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向下面大臣询问。

    “臣等商议,可调洪承畴总督辽东,替代孙太师。”兵部尚书张凤冀回答。

    “洪承畴?”李浩心中一警。

    历史上洪承畴就是在崇祯十二年成为蓟辽总督,然后崇祯十五年在松锦大战中被俘。

    历史的惯性还真的很大啊,自己明明已经改变了不少的事件,可原本的一些事情还是会发生。

    “去就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再提醒一些洪承畴,别让他被俘就好了。现在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坐镇辽东。”李浩心中暗暗道。

    “下旨召洪承畴进京”李浩对崇祯皇帝说道。

    ......

    几天以后,神祖府内,李浩、洪承畴、崇祯皇帝还有兵部尚书张凤冀等人围坐在一起,讨论辽东局势。

    “老洪,谈谈你对辽东的看法。”李浩喝了一口茶,看着洪承畴说。

    “臣遵旨,臣以为,孙太师的守城之法,在几年前大明情势危急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唯有此法,方可稳定辽东。

    不过,随着这几年大明的逐渐稳定,此时孙太师已经显得过于保守了,依次筑城推进,固然可取,但耗费巨大,守城有余,而进攻不足。而且,一味的守城,并不利于锻炼一支可以跟八旗抗衡的精兵。今后要彻底荡平建虏,最为关键的是要练出一直敢于和建虏八旗抗衡的强军来。

    所以,臣以为,辽东之策,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洪承畴一拱手,慢慢说到。

    崇祯皇帝脸色不太好看,孙承宗毕竟是自己的老师,在自己面前直接的批评自己老师的政策,未免有些无理了。

    洪承畴说完,心里也有些后悔,刚才一时嘴快,竟然当众批评起朝廷重臣来,而且还是皇帝的老师,这不是为臣之道。

    刚要向皇帝道歉,李浩就说话了:

    “那你去总督辽东,该用什么方法?”

    “呃~~,如臣前去辽东,当用,攻势防御,在守御重点城池的同时,要不断的派出军队,袭击sao扰建虏,将战火引向他们的地域,我们去抢夺他们的人口,尤其是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削弱他们的实力,减少他们的兵源。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势必要与建虏在野外作战,那么就得有一些敢死敢战的将领。此时,我们不能在意伤亡,要频繁的出击,让建虏疲于应付,从而暴露他们的缺点。”

    洪承畴侃侃而谈,越说越兴奋。

    “嗯,很好,建虏真正的八旗也就十来万人马,加上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