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战襄阳  (第1/2页)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    秦良玉站在襄阳城外的山峰之上,口中吟诵王维的《汉江临眺》。    张献忠已经露头了,自己的布置早已完成。一万川军已经进入襄阳帮助守城,原来为了迷惑张献忠,襄阳的守军只有不到五千之数,这个数字对于若大的襄阳城来说,简直少的可怜。为了防止张献忠攻破城池,秦良玉调遣一万川军,趁夜秘密进城,参与防守。    张献忠已经急不可耐,大军缺粮多日,都快没力气打仗了,必须要搞到粮食。襄阳是个大城,城中粮草肯定不会少,这对缺粮已久的张献忠诱惑实在太大了。    孙可望领五千兵马为先锋,打头阵,一路上冲破几处官军阻拦,终于冲出山口,望见了襄阳城,这让孙可望大喜过望,派人通知后军,然后直扑襄阳。    孙可望也盼望着官军能够望风而逃,这在以前非常常见,可进几年不太容易遇到了。孙可望制造的声势很大,让人再马匹后面绑上树枝,荡起大股的烟尘,老远就能看见。这一招历史上不少人都用过,显然这孙可望也读了点兵书的。    襄阳城墙高大,两丈高的城墙让孙可望心里有些发懵,自己只有五千兵马,攻城是不可能的,先试探一下还是可以的。    孙可望带领五千人开始向城门发起冲击,城上的弓箭并不是很密集,守城人数也不是很多,这就应验了前些日子的探报,说襄阳城只有不到五千人马防守。    一波试探进攻很快就停止了,孙可望感觉到城上人数明显不足,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打造攻城器械,等待大军到来,然后攻城了。    张献忠来的也很快,两天之后带领大军也到了。孙可望向张献忠汇报襄阳的情况:    “义父,孩儿到来以后,已经发起了一次试探,发现城上守军明显不足,有些惊慌失措。显然不知道我大军到来。”孙可望很是得意的向张献忠报告。    “嗯~~,望儿做的不错,令民夫打造器械,大军休息一晚,明日攻城,拿下襄阳,砍了那些狗官。”张献忠哈哈大笑,非常的高兴。    李定国在张献忠身后,还是低头不语,满脸愁容,心里非常的不踏实:“这一路太顺利了,肯定有问题,卢象升不是白痴,那个秦良玉更不是,这么显眼的漏洞他们能看不见?可是义父心意已决,多说也无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定国不知道的是,就在张献忠到达襄阳城下的时候,还在郧阳的卢象升已经集中了自己手中今有的两万人马,由部将李重镇、雷时声带领,星夜兼程,穿越武当山,到达了谷城。由于行踪隐秘,又是突袭,因此并没有走漏消息。    卢象升为此次突袭也是下了血本。在国内剿贼的几大主力当中,只有卢象升不显山不露水,不温不火,没有什么出彩的战绩。卢象升为此也倍感焦急,无奈自己手中兵力实在有限,京城的神祖爷又把曹文昭的一万多京营撤走,自己把守各个要冲就已经捉襟见肘了,根本拿不出多少兵力再去进攻。而且面对的又是狡猾异常、三十六营之首的八大王张献忠,自己也不得不小心应付。    眼看着北面的孙传庭和洪承畴,活捉了高迎祥,又大败了李自成;南面四川的秦良玉剿灭了罗汝才,而自己却苦于兵力不足,无力进攻,根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战绩。    就在卢象升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来报,四川总督秦良玉派其子马祥麟率两万川军来援。卢象升大喜过望,连忙出账相迎。    “卢大人,祥麟临行之时,母亲大人有交代,此战乃卢大人建功之战,祥麟此来,只为接手各地防务,方便大人抽调军马。母亲大人有书信一封,请大人过目。“    卢象升很是高兴,拆开信件快速阅览一遍,不住的点头。    ”此意正合我意,那本都就有劳马将军了。“    论岁数,马祥麟比卢象升还要大几岁,论级别,卢象升跟他母亲一个层次,所以卢象升称呼一声将军,以表示尊重。    马祥麟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历史上,马祥麟就是死在襄阳,所以李浩几次写信给秦良玉,马祥麟不能去襄阳,虽然秦良玉不知为何,但还是照做了。秦良玉原本的心思,还就是想让儿子马祥麟去守襄阳的,只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