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京张公路  (第1/2页)
    最近的神仙府很忙,特别忙,每个人走路都是急匆匆的。    府里今年突然搞了几个大工程,这神仙的脑袋果然不同凡响,在长江上建大桥!这就够异想天开了吧,但是这还不算,现在神祖爷居然想把大山给挖开,在山腰上挖出一条可以让四辆马车并行的大路来。    山区道路本就崎岖难行,供人马通行尚且不便,更不用说拉着大宗货物的四轮大车了。真的有了这样的道路,能拉重物的四轮大车就可以畅通无阻,直通塞北。    现在的大明,由于毛衣等毛制品的流行,对于草原上的皮毛货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只靠着大同的互市早已无法满足需求。    建立新的贸易场所、扩大贸易规模已经成了大明朝廷的当务之急。    一是地点要离京城足够进,这样省去路上长时间运输的成本。    二是地势要适合大明军队守卫,平地浪战显示不是大明的优势,那么选择一个隘口就成了大明朝廷不二的选择,只要扼守住这个隘口,就能保证市场和边境的安全。    这样,张家口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这里离着建虏不是很远,要防备建虏随时过来劫掠。在这里囤积重兵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军队行军时,先锋官该干的事情。可现在这个事情全让盗墓贼马玉来做了。    现在的马玉,是大明的总工程师,原本就是盗墓贼,对于挖洞那是不在话下的。    马玉现在可没有一副轻松的表情,眉头紧皱,盯着墙上的地图,脑袋已经愁的大了好几圈儿。    “老子挖洞都是挖土,现在叫我去挖山!!要从大山里掏出一条路来,宽度还要能够四两马车并行,老天爷啊,这一百年都挖不完啊!!”    马玉心中不断哀嚎。    工程量之大,比在长江上建桥毫不逊色,工部尚书刘尊宪也是一脸愁容,一个长江大桥就够头疼的了,现在又出来一个京张公路,公路是个什么东西?有公路,难道还有母路??刘尊宪一阵恶寒。    “从京城到门头沟这一段,可以用水泥一直铺过去,水泥石子砂浆铺路,然后上面用细灰再抹平,两边都种上树木,夏天可以遮阳,减少暴晒,人马在上面行走也不会感觉太热。”    李浩拿着竹竿儿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吐沫横飞。    “道路来向和去向中间也要用种植树木来分开,并且加上栏杆,不能混走,那样容易拥堵。    进山之后,直接在半山腰开路,如果遇到山头阻挡,需要绕行很远的话,那就开挖隧道。遇到山谷,就架桥,或者直接把周围的山头全部炸平,用炸下来的山石填住山谷,这样山头上面就可以铺设道路。要注意排水,大雨的时候不能形成大的堰塞湖,那样对于道路来说,有被冲垮的危险。“    崇祯皇帝、工部尚书刘尊宪、户部尚书侯恂、兵部尚书张凤冀,还有那个盗墓贼马玉,在一旁都听的瞠目结舌,把山要挖通,还要把山头削平,那得多大的工程量啊,这比修一段长城的工程量都要大!!要这么修下去,大明朝能撑得住吗?    这样的大兴土木,在大明朝绝无仅有啊,就算是长城,那也是二百多年不间断的修建才成的。    现在的大明,跟五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内的流寇已经趋于平静,最大的一股就是张献忠了,现在也被卢象升和秦良玉联手锁进了大山;至于那个李自成,李浩都想替他默哀,要不是为了寻找刘宗敏,李浩可能早把他收了,毕竟他身边的大谋士就是李浩派过去的超级卧底。    刘宗敏在潼关大战的时候下落不明,反正俘虏里面没有他。李浩不相信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将军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掉了,他一定还在某个地方,现在留着李自成,就是要把他引出来,然后再一网抓住。    至于关外的建虏,五年多的封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八旗看起来虽然还是那么悍勇,但是人口的不足,终究会有消耗光的那一天。这几年建虏一直在大肆劫掠蒙古部落,还有就是去更北的地方去捉一些生女真来维持人口。    频繁的劫掠,早已让蒙古各部恨的咬牙切齿,就连已经投降建虏的科尔沁部,现在也频频遭受建虏的袭击劫掠,牛羊人口不断的损失。不少部族都已经向大明派出了使者,希望大明能给他提供保护。    修建京张公路,也是为以后出兵塞外做准备。火炮、车马等重型装备能都直通塞外,这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