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釜底抽薪  (第1/2页)
    等两个皇后回宫之后,紫禁城立刻戒严,禁止任何人出入。曹文昭已经带领城外的清河京营入城,全面接管了紫禁城的守卫。城内的京营、锦衣卫、甚至连红星厂的护卫队都接到了战备的命令。京城所有城门关闭,不准出入。整个京城如临大敌一般。    为什么要搞这么大阵仗呢?很简单,李浩绝不会认为那个小小的太监一个人就敢违抗自己的命令,背厚一定有人在怂恿,唆使,而且在京城里面,肯定还有人给他们打掩护,这绝不是一两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做到的,一定有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在cao作。    五百教导营负责看管乾清宫,宫门外,所有的太监、宫女都被集中起来看管,不允许任何人走动,防止串通消息。锦衣卫的缇骑不断的往来穿梭,不断的向李浩汇报各种消息。    临近中午,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匆匆进来:    ”报神祖爷,查清了,郧阳提督太监崔云是司礼监太监王德化的干儿子,在宫内就是此人为崔云作掩护,谎称崔云已经回京,抱病在家。“    ”只是这么简单?“李浩冷冷的问道。    ”还有,朝中有数位官员也收了王德化和崔云不少的钱财,在朝中为他们遮掩。这些人大多都是东林党!“骆养性一字一句道。    ”东林党,我想他们也该出手了。“李浩突然笑了,悠悠的说道。    ”崇祯,召集所有在京的官员进宫,抱病的,只要还没死,就得来,骆养性,派你的人去督查,要是敢不来的,就地缉拿!“李浩突然下令,崇祯虽然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但是感觉事态严重,不敢怠慢,立刻拟旨。    ”王德化控制住了吗?“李浩问身边的李若琏。    ”已经控制住了,就在殿外。“李若琏回答。    ”好,掰下他的下巴,免得他自尽。“    ”是......“李若琏转身出去了。    ......    接下来就是等待百官的到来了。等待很无聊。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皇兄朱由校为什么回落水吗?“李浩突然问崇祯皇帝。    ”这......晚辈未想过。“崇祯不明所以的回答道。    ”你就不怀疑朱由校突然落水很蹊跷吗?而且落水之后很快就死了,他跟正德皇帝的死如出一辙,都是落水之后,很快就死了,难道你们一点都没怀疑过?“    ”啊!~~~“崇祯皇帝吓的一屁股做在了地上,大脑立刻就当机了,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李浩。    ”本来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也不想没事找事,可是有人不安分啊,想着故伎重演,又要对你下手了,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嘱咐你,不准你下水的原因。“    李浩在慢慢的说,声音不大,听在崇祯的耳朵里,那无异于晴天霹雳,整个人都石化了。跪在地上的王承恩也吓的毛骨悚然:“居然有人要对皇爷下手了?自己居然一点都不知道,这太可怕了!”    ”王承恩你起来吧,这是一个教训,以后要事事小心,你背负的可是皇帝的安危“李浩让王承恩起来,地上太凉了,免得闹出病来。    一个时辰之后,官员终于到齐,还真有几个是被抬着进来的。    ”大家都还记得天启皇帝朱由校吧,跌入水里,然后很快就病死了。他在位的时候阉党和东林党斗的不亦乐乎。可是在天启末年的时候,东林党已经不是中正赢朝的东林党了,被阉党压的喘不过气来。“御阶之上,李浩缓缓说道。    ”东林党急于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于是有人便提出了一个计策:‘釜底抽薪’!在场的各位大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这条计策肯定不陌生。    东林党人都知道,阉党最大的靠山便是天启皇帝朱由校,于是他们便想,如果朱由校死了,找一个偏向于东林党的人上位,那么阉党就没有了根基,覆灭也就在所难免了,于是有人提出了这个计策。    计策定好之后,他们便开始谋划,正巧的是,在宫中便有他们的内应,司礼监太监王德化。于是他们便想着效法正德皇帝,让天启皇帝朱由校落水染病而死。    不得不说他们的谋划非常成功,朱由校死了,信王朱由检即位了,朱由检倾向于东林党,于是刚一即位,便立刻铲除了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东林党人这才咸鱼翻身。    可是后来呢,东林党人也不受皇帝信任了。又恰逢我被朱元璋搞了来下,帮朱由检稳定国家。这些年朝廷不少的做法大大打击了东林党的利益,所以他们想着故技重施,让朱由检也这么死掉,然后换成太子朱慈烺即位,等他即位之后,就可以和我分庭抗礼,然后他们东林党人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东林党也有不少目光长远的人士,知道居安思危,所以很早就开始注重太子朱慈烺了,在太子身上,他们也是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