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八十章 盐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盐商 (第1/2页)

    盐铁一直以来都受到历朝历代朝廷的重视,基本属于国家垄断状态。就大明朝来说,就有六个转运盐使司,另外还有巡盐御史负责全国的盐务管理。

    李浩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盐业关乎国计民生,这一点不假。每年朝廷都发出不少的盐引,另外大明还有盐税,朝廷每年应该能得到不少的收入才对,可是李浩发现,朝廷每年从盐业收来的钱,只不过区区十几万两,这几年更过分,居然只有两三万两!各地盐运使理由非常充分,由于流寇猖獗,道路不靖,盐根本卖不出去!

    “我信他们个鬼!”李浩骂道,李浩清楚的知道,至少每年数百万辆的银子都被各地的盐务官员私吞了。于是指令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暗中调查各地盐务官员。

    经过一年多的暗中调查,李浩发现,这些官员简直肆无忌惮,贪起钱来一点脸都不要。在掌握了证据之后,李浩来了一次大清理行动,由唐王负责,带领他麾下全部人马,并锦衣卫教导营的全部力量,在全国范围抓捕有贪污嫌疑的盐务官员。

    就这一下子,全国的盐务官员几乎被一锅端。六个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连同其下面的运同、运副、运判、提举等官员几乎全部被抓,三个巡盐御史也被锦衣卫抓走。由于行动非常突然,之前没有任何风声,所以涉事的官员一个也没有跑掉。

    大大小小数百盐务官员被抓,最大的从三品的高官。从这些官员的家里面抄出的银两,总计就达到了六千万两,这还不算各地的商铺、土地等资产,总的算起来估计都得上亿两!所有被抓的官员都被押往京城,昭狱里面再次人满为患。

    六千万两的白银,几乎等于大明朝廷十几年的收入总和。数不清的银两、珠宝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因为缺钱而发愁的李浩和崇祯皇帝,发现自己突然间富得流油了。为钱愁白了头的户部尚书侯恂乐的见牙不见眼,终于不再为钱发愁了,身为户部尚书,可自己就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他可不会管这钱是从哪来的。

    大明朝的盐务彻底瘫痪了,盐商拿不到盐引,盐场有盐却运不出去,整个都乱套了。尤其是这些盐商,跟那些被抓的官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命运,不少人惶惶不可终日。甚至都有人承受不住这种煎熬,上吊自杀了。

    大明的盐务官员被连锅端了,盐务瘫痪了,可朝廷却迟迟不任命新的官员来管理盐务。各地盐商着急、朝廷着急、崇祯皇帝也着急,唯独神祖爷李浩一点都不着急。吏部尚书谢陞甚至都拟好了新官员的名单,可神祖爷连看都不看。

    各地的盐商惶惶不安的等待中,终于等到了结果,但不是来抓捕和抄家的官差,而是一封来自京城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参加在京城神祖府举办的大明盐业大会。江苏盐商苏定山也收到了一封邀请函,而且送信的是锦衣卫,态度十分客气,自打出生起就没有见过这么客气的锦衣卫!

    这锦衣卫还转达了神祖爷的话:“大明的盐商为大明的盐业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向官员行贿,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是迫不得已的,因为他们不行贿的话,他们的生意也没法做下去。神祖爷邀请你们去京城,也不是什么鸿门宴,而是和你们共同商量大明的盐业该怎么办。”

    “大明盐业怎么办?那是朝廷的事情,自己一介商贾哪能管的了朝廷的事情?”苏定山心里暗忖。锦衣卫客客气气的告辞,苏定山一直就没有回过味来,不知道京城的神祖爷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已经被锦衣卫盯上了,举家逃跑就别想了,肯定已经被盯死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苏定山硬着脖子来到京城,先找人打听一下自己的一个朋友赵会元,多年没有音信了,只知道他们举家搬到了京城。

    赵会元名头太过响亮,在京城有太多的人知道他,那是神祖爷亲自救活的人,要打听他太容易了。根据路人的指引,苏定山来到红星厂,站在厂门口,看着那硕大而新奇的厂门楞了半天。

    向站岗的门卫询问赵会元的下落,那个门卫盯着他上下打量了好一会,问道:

    ”请问您是......“

    “哦,在下是赵老板的同乡。“苏定山赶紧解释。

    ”请稍等“门卫非常客气。转身就进了厂里。

    ”苏兄见谅,让您久等了!“时间不长,红星厂的大总管赵会元一路小跑就过来了。

    ”赵兄弟不必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