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给我三十年 (第2/2页)
“危言耸听!荒谬之极!你是何方妖人,敢来蛊惑朝廷?”一个官员站出来,不顾礼节,直接呵斥李浩。 这个官员一声喝骂,满朝的官员都扭头看他,是个御史,脸生,应该是才进京的,明朝的御史都有一把又臭又硬的骨头,喜欢以直取名,根本不在乎自己甚至家人的性命,甚至还盼着你把他抓起来或者杀掉,好成全他的名声。 满朝的官员都在为这个御史担心,温体仁也是一皱眉,暗自摇摇头。崇祯皇帝刚要呵斥,被李浩拦住了,这一年多以来,崇祯的性格改了好多,不再那么易怒急躁,显得有一些城府了,这个御史这么一激,崇祯老毛病差点又犯了。 李浩示意崇祯稍安勿躁,举着喇叭朝着那御史说道:“我是神祖还是妖人,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朱元璋请来的,我还可以告诉你,你们知道的事情我也知道,你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也知道。大明朝往前数三千年的历史,你们知道,我也知道,再往前五千年、一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历史你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大明朝往后的事情你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甚至往后五百年我都知道。就是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就是因为我知道今后的世界要走向何方,当然也包括大明朝的命运,所以朱元璋才会请我来,你们以为我愿意来吗?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鬼都不愿意来。” 李浩脸上表现的很气愤,朝着那个御史喊道。崇祯皇帝羞愧的低着头,自己的老祖宗干的好事,费尽心机把人家从仙境折腾到了凡间,就是为了让他来帮助自己。 李浩接着说:“在场的各位臣工有些知道我的来历,有一些不知道,提出疑问无可厚非。受人之托,那就忠人之事,朱元璋既然请我帮助崇祯皇帝,那我就帮帮他。大明朝到现在真的没救了吗?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那么大明朝还是很有希望的。可是现在的大明,官员都在忙什么呢?都在忙于党争、忙着敛财,任用官员不是看谁有没有能力,而是看他是不是跟自己是一党;即便是出现几个能力出众的,朝廷又怀疑他是不是会造反,于是乎又给他派个监军,去掣肘他。我就纳闷了,既然这么怀疑他,干嘛要用他呢?一刀砍了不就结了吗?” “大明朝这么大的国土,真的就养活不了区区不到一万万的人口吗?肯定不是,这里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但是不能团结起来,不能同甘共苦,不能和衷共济才是我们最大的问题。 有人肯定要说我是瞎掰,我告诉你,在我们那里,我的国家用比大明朝少的多的耕地,就养活了足足14万万的人口,相当于十四个大明,我们仅仅用四川那么大点的地方,就足以养活一万万人,就相当于整个大明的人口。而且我们还能够做到,即便是连续三年绝收,我们也不会有人流离失所,更不会饿死人。” 现在这跟个朝堂都被惊呆了,还有这样的地方?粮食能多到如此的程度?就连崇祯也一脸惊讶的表情,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浩。 李浩自顾自的继续说:“在我们那里,为政者最大的目标就是民生,让百姓生活的更好。我们没有皇帝,但是我们所有的官员都能上下一心,做出了太多的人间奇迹。我们用钢铁铺就的道路通遍全国,三千里夕发朝至,也就是说我们在车上睡上一晚,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到了三千里以外的地方了。这还不是最快的,我们最快的车半个时辰能跑七百里,连续跑一天就能跑出一万五千里。在我们那里,哪怕是远隔万里,我们也能和亲朋好友随时随地的谈天说地,我们不但能听到亲友的声音,也能看到亲友的相貌,千里眼顺风耳在我们那里就是个笑话,根本不值一提。” 李浩陶醉的一边回忆着进入狂吹模式。崇祯都开始眯着小眼睛崇拜了。太祖爷以前提起过,神祖爷可从来没跟自己说过这些。真有这么好的地方?难怪人家不愿意下界。所有的朝臣都是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满脸的不可思议。 李浩又接着说:“我告诉你们这些,就是要告诉你们,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不要党争、不要内耗,我们上下一心,就没有我们克服不了困难,就没有我们迈不过的坎儿!只要我们齐心合力,终有一天,大明朝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 李浩左手伸出三个手指头,高高举起,大声说:“皇帝,还有各位臣工,请给我三十年,三十年之内,我要让大明朝所有的人都吃得饱、穿得暖,如果大明朝继续按着我的方法一直走下去,百年之内,大明朝变成一个国富民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真正的天朝上国!” 李浩喘了一口气:“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吃得饱、穿得暖而已,只要能吃饱饭,谁还会去造反?。所以,请大家努力的活着,看看三十年之后我能不能做到,如果做到了,我无愧他朱元璋,此间事了,我将驾船出海,找一个风景秀丽的海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此残生。如果我失败了,我也会驾船出海,没脸再来大明。这是对朱元璋的承诺,也是对大明朝千千万万人的承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