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二十四章 神仙的愤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神仙的愤怒 (第2/2页)

退出,被李浩留下,站在崇祯身旁。

    李浩坐在锦墩之上,让崇祯也坐,崇祯规规矩矩的坐下,李浩抬起二郎腿,身子前探,对崇祯说:“皇帝呀,现在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了,没有几年的时间了,这个你知道,朱元璋肯定告诉你了,不然他也不会找我来帮你,可你做事怎么都不跟我商量呢?我知道你是皇帝,这个国家你都可以一言而决,可大明朝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你已经无力回天了,你现在还没感觉到吗?你做的事情总是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因为你从小就在深宫里面长大,看不清、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你了解的大明朝,其实都是大臣们奏折里面的大明朝,不是真实的大明。大明朝堂衮衮诸公,你都看的明白吗?你也看不明白,你看不懂他们的心,所以你才会做出这等让忠良寒心的事情。我比你强的一点就是你们所有人的命运我都知道,包括外面那些个藩王,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命运、结局我都清楚,所以我分得清他们中哪些忠、哪些jianian,可是我又不能全告诉你,我跟你透露这么多天机,我真的没几天活头了。”

    李浩换个姿势继续说:“当京城被围,大明朝这么多的藩王,勋贵当中敢于带兵勤王的只有一个唐王朱聿键,明知会死,可能会被鞑子杀死,也可能会被按上造反的罪名被你杀死。藩王不掌兵是大明朝的国规,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勤王,为了什么呢?为了你的皇位?如果是这样,他大可不必前来北京勤王,只要等京城破了,你被鞑子杀了,他就可以自立,何必费这么大劲,冒这么大的风险来京呢?只要你肯动脑子想想,分析一下,你就会明白,他是真的想救你,他在乎你这个皇帝,在乎这个大明朝。而你一封斥责的文书过去,就把人家的心彻底伤透了,你伤的不是他唐王一家的心,是天下所有想帮你一把的忠贞之士的心。我可以告诉你,你的九边防线早已破败不堪,绵延千里的防线,到处是漏洞,鞑子随便挑个地方就能进来,现在天冷了,再过些日子就会下雪了,今年鞑子不会来了,以后呢?下次鞑子再来,再次围了北京城,你还指望谁来勤王?”

    李浩说完,崇祯已经面色惨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崇祯从来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想过问题,他是皇帝,他从来不用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安抚、收买人心的手段都不屑于用,总以为他是皇帝,听他的话那是天经地义,他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一个简单的斥责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自己太过想当然了。

    李浩站起来,拍拍崇祯的肩膀说:“如果你想明白了,就再下一道正式的圣旨,真心实意的给唐王道个歉,道歉认错不会影响你的皇帝威严,然后请唐王带着他的所有人马来京,说真的,我也想见见唐王。”李浩转了一下身子,左手又拍拍王承恩肩膀:“派一个有分量的太监去传旨,态度一定要诚恳,不许摆架子。”

    吩咐完了,李浩就回了府邸,吃完了晚饭,天就已经黑了,堂屋里冬梅给点好了灯,放下玻璃罩,屋里顿时亮堂起来。李浩双臂支在桌子上,眼睛看着对面春草跟春兰就着灯光下棋,这俩人与其说是下棋,不如说是吵架,走一步悔三步,冬梅在一边看着,捂着嘴笑。李浩眼睛在看着她们胡闹,思绪早就飞走了。

    李浩脑子正在跑马,李姐过来禀告,王承恩来了,冬梅他们三个姑娘知趣的退了出去。王承恩进来,给李浩见礼,知道这个府里不兴跪礼,双手作揖,一拱到底:“奴婢见过神仙,圣旨已经拟好,皇爷不敢擅专,还请神仙爷爷过目。”看来今天把崇祯吓的不轻,连发个圣旨都要拿来让自己看了,谁让自己代表着太祖爷呢,一个不孝的大帽子崇祯真的戴不起。

    王承恩把圣旨展开放在桌上,李浩就着灯光看着直皱眉,一张圣旨写的满满当当,好几百字,四六骈文,还引经据典,李浩文言文本来就是个半吊子,这圣旨连个标点都没有,看了半天,连句子都没断开,一皱眉,卷起圣旨还给了王承恩:“太罗嗦了,圣旨的目的不是要你展示皇帝多有文采,要把事情说明白,语言简单明了,没有歧义就行了,”说着在桌子上抽出一张纸,拿起炭笔就写:“唐王,京城危急时,对你多有误解,朕错了,向你道歉,感谢你克服重重困难,不远千里来援,请带人马速来京师,神祖和朕在京城相候!”

    写完就给了王承恩,王承恩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这是圣旨,国家威严所在,就写这几句大白话?斯文扫地!“就这么写!”李浩把眼一瞪,王承恩乖乖答应,拿着那张纸回宫重新拟旨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