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十九章 地道战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地道战二 (第2/2页)

个法子保护大家:深挖洞、广积粮。可是挖洞也不能随便挖,因为你自己简单的挖一个洞没有别的出口,一旦被鞑子发现了,你想跑都跑不了。鞑子用烟熏你怎么办?用水灌你怎么办?狡兔还有三窟呢,所以挖洞不能随意挖,要进可攻、退可守。朝廷给咱们派来两个技术员,指导咱们挖洞,告诉咱们怎么挖不会塌,怎么挖不会偏,这都是保命的法子,谁能跟自己的小命儿过不去?”

    官差讲完了,马玉和赵峰分别讲解怎么挖,洞口要多挖几个,院子里面要有,屋子里面也要有,即便鞑子到了院子你来不及跑,在屋里就可以直接钻洞。完了又展示了几件挖洞的利器,短柄锨,短柄镐等工具,谁家挖的好,这些东西就赏给谁,挖洞时用短柄,农忙时就可以换成长柄的,这些东西用着省力,还不容易坏,平常的铁锨根本不敢挖石头,挖不了几次就断,这个钢锨没事,你随便挖,用不坏。这可是好东西,对于农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更好的农具更吸引人的。于是大多数的村民都开始了挖洞。也有不愿意挖的,不信鞑子还会过来。不过在官差的逼迫下也不得不挖,不挖就打板子坐牢,这是哪家的道理?没地方讲。

    别的寨子也有一些酸腐秀才、举人等有功名的,官差管不了,人家不挖,说有违圣人之道,不是君子所为。结果来了锦衣卫,如果你们的东西被鞑子抢了,朝廷不但不会帮你,还会治你的罪,因为你资敌。朝廷的目的就是坚壁清野,不让鞑子得到一粒粮食、一匹布、一斤铁。你让鞑子抢到了东西,你就是资敌。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跟锦衣卫争辩只能是自讨苦吃,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先挖吧,以后再找同窗给朝廷上折子弹劾他们。

    软硬兼施之下。不管愿不愿意的都开始挖掘,人多力量大,男女老幼齐上阵,一个月的功夫,村里的主地道就挖的差不多了,里面还有很多副洞、支洞,洞里有洞,上下分层、左右分叉,还有假洞,有的地段还有翻板、陷坑等。挖出来的泥土都堆在了寨子周围,形成一道寨墙。

    正值夏天,有些人就发现了,地道里面好凉快啊,比上面凉快多了,于是让老人孩子下来避避暑,非常不错。听官差讲过,地道一般都是冬暖夏凉,没有风吹日晒的,冬天住在地道里,没有寒冷难耐的风雪,很适合居住,在西北有些地方不盖房子,专门挖窑洞住人。有了地道,小孩子们乐疯了,大声喊叫着到处乱跑,打闹。

    孩子的记忆力是很强的,地道的走向,通到哪里、有什么机关,他们比大人都清楚。于是村里的小孩都被集中起来,组成了儿童团,天天站岗放哨,或者在地道里面负责带路。

    岳家庄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岳从仁,老二岳从礼,老三岳从信,老大今年二十了因为穷,还没娶亲,老二十今年七岁,老三十五,有个瘫痪的老娘,爹爹崇祯二年鞑子进来的时候被掳走了,至今杳无音讯。老娘也是被鞑子的马踩踏,腰部以下全部没了知觉,本来以为死了,后来慢慢的活了过来,一家人恨鞑子恨的要命。这次听说挖地道就是为了防鞑子再来,哥仨挖的最积极,不管白天黑夜,除了吃饭,就一直挖,困了就在洞里眯一会,醒了继续挖。向下挖了一丈深,然后开始拐弯,朝着后街大道下面的主洞挖去,哥仨都是青壮劳力,挖的快,没十几天就跟主地道接通了,然后有向两边挖,挖出几个侧洞,用于藏粮食、农具之类的家当,还有供人藏身的洞,这些洞洞口都非常小,便于隐蔽伪装。家里设置了三个洞口,两个在院里,一个在屋里,每个洞口下去开始走的方向都不一样,对敌人能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下地道用的梯子都是特制的窄窄的梯子,一般农家的梯子太宽放不下,这也是一种保护方法,不让敌人轻易进地道。

    马玉和赵峰检查了哥仨挖的地道,大加赞赏,当场奖励哥仨一人一把钢锨,然后告诉他们,自家挖完了,去帮助别人家挖,要相互帮助,共度难关。哥仨高兴坏了,这钢锨太好用了,村里一共就十五把,当初开始挖主地道的时候用过,挖起来省力不说,还结实,碰到石头什么的,最多出点火星子,要是自家的铁锨,要么蹦个口子了,要么干脆就断了,生铁的,脆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