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不打不相识,清风知酒香 (第1/2页)
清晨一切都是静谧的。 风吹过巷子,吹散那淡淡的雾。 酒旆,茶旆在风中流动。 这风虽是很凉爽,但还有夜市留下的余温、酒香。 瓦舍林立,一切似是如梦如幻。茶坊酒肆香气氤氲,可想热闹时的醉生梦死。 跑堂早早就在打扫着里里外外,厌倦的表情可以很生动地表现出来。 有气无力地擦桌,扶椅抬凳,时不时甩着抹布拍打桌子。 此时,一个穿着朴素的冷面人走进了茶坊,择近街一桌子坐下。手里黑布包着的长条物,在长凳上倚到桌子边。 跑堂随即上前迎笑道:“公子甚早,需要些什么点心?” 边说边向黑布包着的物体瞄去。 林参宇蹙望去道:“一壶好茶,点心随便上两盘来。” 跑堂点了点头,笑着转身走了。 林参宇慢慢地品着茶,吃着点心。 街上、巷子的人多了起来,喧嚣嘈杂声越来越大。 日头已升,阳光洒进了茶坊,旁边白白炊饼的清香气味也飘溢进来了。 卖物的吆喝声;买物的讨价声;跑堂的招呼声;酒肆里的胡言乱语声。 茶坊里的人聚集得最快,掌柜跑堂一大早的忙活有了成果。 茶坊里自然都在讨论,昨晚陆庄遇袭的事情,说得有声有色的。 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茶余饭后常谈的话题。 有的语气在哀叹;有的是看热闹的心态;有的冷漠地听着。 “大火冲天啊!”“不错,红彤彤的。”“听说死了好多人。”“你现在去听,哭声震天,惨啊!” 跑堂只能在偷偷地听,生怕掌柜又说他偷懒。 他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但肯定是听得最多的。 林参宇似是有触动。 拿着茶杯的手靠到桌边上,五指玩弄着茶杯,若有所思。 此时一个公子。 身材健硕,衣着干净颇有考究的人进到了茶坊。 刚好没有空着的桌子,公子没有过问,就直接与林参宇同桌面对面坐下。 公子招呼跑堂道:“来一壶白茶。” “原来是凌秀才,马上马上。” 茶坊里亦有人向这秀才打招呼,秀才也双手抱拳作揖回礼。 林参宇心想,此人声音洪亮,内息稳定明显是个武人。别人却叫他秀才,不简单。 秀才先发话,直接就开门见山。 “看样子,兄台不像是本地人,在这城里不曾见过你。” 林参宇回答道:“听说福宁的茶是一绝,吾喜茶特来此品一品。” 秀才大喜。 “原来兄台也是爱茶之人,那你可是来对地方了,这茶坊可是有名的。” 林参宇道:“这铁观音清香雅韵,的确是上品、上品。” “白茶来了,凌秀才慢用。” 秀才道:“点心,照这样再来一份。再来一个碗一壶白茶,让这位兄台也尝尝这白茶的味道。” 凌秀才指着桌上的点心说着,林参宇只管饮茶并未想理会,他很不想找话题聊天但又不得不聊。 “开门见山,你不到熟人那边却与我相对而坐,不仅仅是为了赠我一壶白茶吧!” 秀才道:“昨夜陆庄大火,我也在场,兄台的剑法可堪称一绝。” “看来你是要赐教?” “兄台误会了,我一介弱书生,怎敢,怎敢。看得出你与黑衣人不是一伙的,不过小生对这事也颇感兴趣…” 林参宇似不想听他多说,打断了他的话语。 “昨夜我遇一黑衣人,跟踪至你说的陆家。看黑衣人的手法应该是杀手团的,我所知道的就这些,我也在找他们。” 秀才道:“杀手团我听说过,极其严密的组织。收钱杀人,行事狠辣,来无影去无踪。” 此时一个教书先生那般衣着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此人文质彬彬,却从举止中看得出是个有些迂腐的人。 有人认得,便叫道:“原来是李秀才老爷啊!失敬失敬。”声音中有着揶揄。 李先生不厌其烦地回礼,跑堂迎了出来招呼他,凌秀才连忙起身请李先生同桌坐下。 这位李先生是本地的一位教书先生,虽执着于功名,但连考不中。每次科举都考,一直到现在年逾半百了都还是要考。 因此有人就喜欢揶揄他,叫他李秀才老爷。 不过他却教出能考中的学生,这个凌秀才也是他的学生。 入座后李先生发现林参宇是个冷面人。 虽这样但林参宇似乎给了李先生什么好感一样,给他一种不凡气质的感觉。 李先生连忙搭讪道:“公子,何方人士?作何营生?” 林参宇平静地回道:“林参宇,不是本地人,没有任何营生。”说这话时不卑不亢。 凌秀才这才发现,林参宇的眼神能让人感受到忧郁。 李先生道:“我看公子气质非凡有几分英雄气,为何不考取功名报效朝廷。” 俗话说得好,无巧不成书。 正当林参宇要回李先生的话时,李步溪却到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李步溪怒目而视,锐眼如鹰,已露出几分杀气。 昨晚一战并未服气,似有剑拔弩张之势,这样子像极了还要过几招。 李先生见这气势便问道:“凌恒啊!这是哪位,我也不曾见过。” 凌秀才回答道:“李步溪,是京城来的兄长,现在在陆庄主家做客。” 林参宇道:“不打不相识,这二位是本地的秀才,李兄为何不坐下来品品茶,看看这闹市繁华。” 说着将剑从凳子上拿了下来。 那种紧张的气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步溪入座后大声道:“上酒。” 跑堂笑盈盈地过来道:“客官,这里是茶坊不是酒肆,您若要饮酒需要移驾到对面的酒肆。” 李步溪大声道:“吾今日就要在此饮酒,你怕我不给钱,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