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高中生  (第1/1页)
    陈泽言的成绩,早在半个月之前,就被上面的人跟隐藏了起来。    包括他的考号、监控录像、学籍等,都被加了个密。    一般的电脑,都查询不到任何与陈泽言相关的信息。    陈泽言笑呵呵道:“我就是来看个新鲜,不然人陆小舟叫我一起来,我总不可能说半个月前,我就已经得到通过预赛的消息了吧?”    刘才军对他爱答不理,挥挥手开始赶人:“行了,你赶紧回去吧,我今天忙死了,可没时间招待你。”    陈泽言没有走,而是随便找了张凳子坐下,小声问道:    “刘哥,哦不,刘老师,您说到时候高中毕业,我是去清华好,还是北大好啊。”    要是换做其他人来问这个问题,刘才军估摸着该直接给对方一個大比窦了。    从小学什么不好,非要学着装逼。    可问题是,这话是从陈泽言嘴里问出来的。    而且看他那表情,还真不太像是在跟他开玩笑。    陈泽言确实没有跟刘才军开玩笑。    他是真的想从老刘这里得到一点建议。    清华北大到时候肯定是任由他选。    可问题是,上辈子他也没上过清华北大啊。    从网上搜集意见,大多数清华的说清华好,北大的说北大好。    说北大不好的大多是清华的。    说清华不好的大多是北大的。    根本就不具备参考价值。    而且这里还是平行世界,还是找资历老的人咨询比较靠谱。    刘才军面色也忽然变得严肃起来,正面向他,道:    “这个清华和北大哪个好,我这里确实给不出一个很准确的定义。”    “不过选择大学,可不是根据学校的综合实力去考量的。”    “就好比,你喜欢演戏,未来想当演员,那就算你考上了清华的分数线,你会去清华吗?”    “所以,比起去考虑哪个学校更好,不如去好好考虑考虑,自己未来打算做些什么。”    “针对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最对口的学校。”    陈泽言闻言,心中恍悟。    瞧瞧,什么叫经验?    什么叫老道!    这才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    “刘老师您说的对,是我之前想岔了。”陈泽言道。    刘才军笑着摇了摇头:“你还年轻,很多问题考虑不周到很正常。”    “有问题随时来问我,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专门做这个的。”    ……    办公室外。    陈泽言一脸平静的走了出来。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悦与沮丧。    还在排队等查成绩的人纷纷议论起来。    “你快看,又出来一个。”    “这表情,估计是凉咯。”    “确实,一般露出这样表情的人,大多都是没有通过预赛的。”    “噗,确实你妹啊!他可是陈哥!”    “就是,说陈哥通过不了预赛,你怕是失了智。”    “啊?陈哥是谁?”    “你不知道啊,上次考完试,我们几个和班长对答案,然后陈哥这个时候过来了……”    “卧槽!还有这事儿?”    “咱们学校还有这种奇人?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这是不是小说里的那个啥……扮猪吃老虎?”    “这也太能藏了啊,我要是有这么好的成绩,估计早就满大街的炫耀了!”    “要不然怎么说别人是陈哥呢?”    陆小舟在外面等他。    看见他出来,一蹦一跳的来到他面前。    “陈泽言,学校旁边开了个炸香蕉的店,我们一起去尝尝吧。”    陈泽言顿时心里吐槽道:    喂喂喂,陆小舟同志,咱们可是跟班长大人一起来的啊!    你是不是把班长大人给落下了?    就算你贪恋小爷我的美色,也不能见色忘义啊!    “伱请客?”    “好呀。”    “走着!”    话毕,两人一路小跑的朝着校外跑去。    查完成绩的吴琴琴出来,看到已经消失不见的陈泽言和陆小舟,表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是默默转身,准备回教室。    可她还没来得及走出两步,身后就传来了呼喊声。    “琴姐,等会儿我们!”    “班长,我们给你带吃的来啦~”    吴琴琴转身。    看着两个向她奔跑而来的身影,嘴角浮现起一抹若隐若现的浅笑。    友谊,有时候建立的就是如此简单。    ……    与此同时。    华国科学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份看似朴实无华的‘日志’而引起的。    此刻,华国科学院的大门紧闭。    尤其是编辑部的大门,已经被彻底封锁。    没有科学院的院长亲自批准,连一只苍蝇都无法随意进出。    编辑部会议大厅。    偌大的大厅内,只有寥寥八个人。    次位坐着的是王怀明和张成华。    而身居主位的则是一个看上去十分平和、和蔼的老头。    这人名叫李伟国。    李伟国环视一圈,沉声道:“老王,汇报一下情况吧。”    “诶,好。”王怀明起身,道:“今天叫大家来这里开这个紧急会议,主要是因为我手中的这份文件。”    “各位应该也或多或少听说了一点,就是我们科学院,收到了一份关于光刻机研发的日志投稿。”    “通过这份投稿,我已经研发出了一台简略的光刻机镜头。”    “此镜头虽然是简略版的,但其光洁面却只有仅仅3.4纳米!”    “如果说,能够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进行制作,我相信,这个数字还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    这事儿科学院的院士大多都已经知道了。    很显然,这件事情并不是王怀明今天要说的重点。    王怀明继续道:“因为这份文件实在太过于重要,所以我让人调查了投稿邮件的人。”    “这是经过调查、取证后,确保准确无误的信息。”    “各位可以看一下。”    说完,王怀明一人手中发下去了一份文件。    文件上记录的是一个人的资料。    可当在场的每一个人看到资料上的信息时,眼神中都充满了惊恐!    “这…这怎么可能!”    “王老,这…会不会搞错了?”    “这也太年轻了一点啊!”    “这特么是年轻的问题吗?高中生,他还只是一个高中生啊!”    “一个未成年,怎么可能有这种程度的知识储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