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 朝堂之争(求追读)  (第1/1页)
    “莫大人,请。”    两个狱卒退到一边。    石磊点点头,在老太监的带领下,径直踏入了铁门之中。    铁门之后,并不是石磊想象中的一座座监牢,反而是一间间殿宇,每一座殿宇错落有致,一队队狱卒手执兵刃,在殿宇间巡逻。    看见石磊和老太监两人,这些狱卒也并没有任何反应。    “司狱殿就在前面,随我来。”老太监回头说了一声,径直朝着前方走去。    石磊跟在后面,仔细观察着四周的一切。    这里已经不能称之为监牢了,若不是空气中弥漫着的阴气和四周的狱卒,这里与外界的城池几乎没什么两样。    很难相信,在这金碧辉煌的皇城之下,会隐藏着这样一个如幽冥鬼城般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应该也唯有凝聚一国气运的皇城才能镇压的住了,换做任何其他地方,光是恐怖的阴气,便会催生出不知多少诡异出来,危害天下。”    石磊心中惊叹不已。    他有种感觉,自己所见的,不过是这天牢的冰山一角,在自己脚下,还隐藏着不知多少可怕的秘密。    “到了。”    老太监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石磊道:“咱家只负责将你带到这里,剩下的,便由司狱大人为你安排,莫大人,好自为之。”    说着,老太监转身便要离开。    “公公且留步。”石磊抬手叫住他。    老太监皮笑rou不笑的看着他,缓缓开口道:“莫大人可还有事?”    石磊与他对视,神色肃然的道:“公公大隐于朝,晚辈钦佩万分,只是,晚辈还有一事不明,还请公公指点。”    “哦?”    老太监眼神微动,转过身来看着他,点点头道:“莫大人请说。”    “公公可知道,前朝幽武王?”    说完,石磊死死盯着老太监的反应。    话音方落,老太监古井无波的双眸中瞬间泛起一丝涟漪,转瞬即逝。    但石磊立刻捕捉到了这抹涟漪,他看着眼前的老太监,点了点头道:“晚辈明白了,多谢公公,晚辈告辞。”    说罢,他朝着老太监行了一礼,转身就要走入司狱府。    “莫大人,咱家劝你一句,天牢之中水深的很,以后不要再提起幽武王的事情,永远不要,另外,天牢第九层有一桩天大的机缘,能否获得那机缘,便看莫大人的运道了。”    老太监的声音清晰的响起在石磊耳边。    石磊停下脚步,回头看去时,已然不见了老太监的人影。    “天牢第九层,机缘?”    石磊心中自语。    镇魔卫右使杨昭命他去查探第九层中关押的人是死是活,老太监又说第九层里有天大的机缘,看来无论如何,自己也要去第九层走上一遭了。    石磊深吸一口气,进入司狱府中。    与此同时,皇城。    “废物,全都是废物!”    奉天殿上,兴景帝身穿龙袍,怒不可遏。    下方跪了一片大臣,众人跪伏在地,彼此互换眼色,沉默不语。    “晋国兴兵八十余万,侵我国土,破我城池,如此大事,竟然过了整整十余天才送到朕的御前,那下一次,是不是要等到晋兵攻破皇城,朕才知道大魏已亡了?”    兴景帝眼中怒火喷薄,扫视着下方的一群臣子,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恨不得将眼前这群酒囊饭袋一个个砍了。    “陛下息怒。”    便在这时,一个声音在奉天殿上响起。    众人纷纷看去。    说话之人,正是当朝左相曹瑞,其人身穿红袍官服,满头白发,看起来年岁起码在八十往上。    实际上,这位曹相国今年早已是九十高寿了,他也是这大魏官场上仅存的六朝老臣,堪称朝廷的不老常青树,在朝中威望颇高,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听到曹瑞开口,兴景帝也不得不按下心头怒意,坐回龙椅沉声道:“曹卿有话,不妨直言。”    “陛下圣鉴。”    曹瑞手执笏板,满脸肃然的道。    “老臣以为,晋国兴兵,不过一时之患,其兵马号称八十万,劳师远征,声势确实浩荡,但西疆地广人稀,其大军人吃马嚼,粮草兵备皆需供应,这八十万兵马里,依老臣估计,其中只怕有一半是负责运粮饷的民夫。”    曹瑞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只需调遣南北两军部分兵马合军一处,命一老将为帅,以逸待劳,半道而击,毁其粮道,断其后勤,失去粮饷兵备,晋军必败!”    “届时,我军不但可收复失地,更可借其侵略之实,踏入彼国,以报今日之仇。”    话音方落,殿内众臣纷纷开口赞同。    “陛下,曹相国之言,深谋远虑,实乃上上之选,臣附议。”    “臣等附议。”    兴景帝沉吟片刻,点点头道:“既如此,便依曹卿所言,传朕旨意,命北疆南疆各五十营兵马合军一处,前往西疆抗敌,至于挂帅之人么……便让徐卿辛苦一趟。”    说话间,兴景帝的目光投向了武将之中。    “臣领旨。”    武将之中,排在最前方的一个中年臣子出列,此人看起来有五十岁上下,须发斑白,面容坚毅,眼中战意昂扬,赫然是一尊先天三重的强大武修。    “陛下圣明!”    朝堂中响起一阵山呼海啸。    “好了。”    兴景帝一拂袖袍,淡淡的道:“此事就此议定,曹卿,你方才说晋国不过一时之患,那么,我大魏的真正心头大患,在什么地方?”    一时间,朝堂中所有的目光再度投向了曹瑞。    “陛下容禀。”    曹瑞直起身,一咬牙,抬头与兴景帝对视:“老臣以为,真正的心头大患,不在晋国,不在民间,而是在这朝堂,就在这奉天殿上!”    话音方落,整个奉天殿中一片哗然。    兴景帝双眼一眯,没有说话。    曹瑞沉声道:“说的更准确些,大魏的心头之患,就在……陛下身上!”    “曹老匹夫你大胆!”    话音方落,那徐姓老将顿时怒目圆睁,死死盯着曹瑞,一身先天三重气势轰然爆发出来。    “曹相国此话,实属大逆不道!”    “的确,曹相国太过了,即便是六朝元老,也不该如此放肆!”    众人窃窃私语。    “够了!”    兴景帝冷声道:“曹卿乏了,今日之事到此为止,退朝!”    “陛下,老臣话没说完,陛下宠幸妖道,终日研究炼丹之术,苦求白日飞升,不立东宫,不思朝政,不理民生,这才是真正的心头大患,亡国之道啊!”    曹瑞似乎是豁出去了,跪在地上,毫不客气的冲着兴景帝一顿输出!    “曹瑞!”    兴景帝目眦欲裂,满脸通红,终于再也忍无可忍:“来人,将此猖狂贼子打下官帽,革去官职,剥夺一切爵位俸禄,打入天牢!”    “是!”    话音方落,几个彪悍禁军虎步龙行,踏入奉天殿中,打落曹瑞头上的官帽,扒下他的官服,将他拖了出去。    奉天殿中雅雀无声,人人低着头,噤若寒蝉。    “退朝。”    兴景帝面色铁青,冷哼一声,袖袍一拂,起身离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中,一切落下了帷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