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3.苦命人 (第1/2页)
对于将来的事情,高媛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笑眯眯地道:“等儿媳妇进了门,我就把家给她当,什么也不cao心了,定然按着节气过日子。” 皇后都有些奇怪:“进门就当家啊?” 高媛点头:“外面的事情我都不懂,还不如给她当。娘娘您不知道,我就去过吕相家一回,说是就两家人凑在一起简简单单地说个话就得了,谁知道去了之后一看,好嘛,多出来一二三个夫人,一二三四五个闺女,我准备的见面礼都不够,干脆谁都没给,抽个机会偷偷地给了阿妍,让她回头给自家姐妹们分了。” 满屋子的人都笑,皇后笑道:“这是看你家儿子眼馋呢。” 高媛叹气:“就是再眼馋,也没有那样的。我跟阿妍说了,以后这种事情还是让她处理吧,跟那些夫人们打交道,可累坏我了。” 太后立刻表示同意:“可不,也不知道一颗心是怎么长的,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能听出七八个意思来。话也不好好说,非要拐上七八个弯儿,谁耐烦跟她们说话!” 高媛立刻点头:“就是,就是,猜来猜去的,也不怕猜错了。” 太后贡献出来自己的一个经历:“我以前也见过几个诰命,说起什么花好来,就说了一句梅花没用处,钱多的人家才去买它,那位就不高兴了,下跪请罪。把我给纳闷的啊,这有什么好请罪的?” 高媛也奇怪:“对啊,这有什么啊?” 皇后无语,只好再解释第一百八十一遍:“母后,咱们大夏朝的官员以清廉立身,您说家里钱多的人家才去养梅花,就是说人家钱多。” 高媛愣:“钱多还不好?” 太后立刻道:“就是,这人是不是有毛病?” 皇后大感头痛,怪不得这两位能说到一起去呢,只好耐着性子继续道:“您说人家钱多,不就是暗示人家受贿么?” 太后转头对高媛道:“瞧瞧,这些人就是这么爱胡乱牵扯。” 高媛点头:“嗯,太多心了。” 好吧,皇后放弃了。阿媛你做得对,等你儿媳妇进了门,你还是让儿媳妇出来应酬吧。 太后仍然对那位早已跟随告老还乡的老爷回老家的诰命耿耿于怀:“你说,钱多怎么就不好了?我又没说她偷的抢的。” 高媛附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凭自己本事挣的,有什么不可说的?” “对,对,你这句话说的太对了!”太后一拍巴掌,“就是这个理儿!” 高媛指着那盆金带围道:“瞧瞧这花儿,是我凭本事养出来的,到了冬天还能养出别的花儿来,到时候我就往我那铺子里一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多光明正大!” 太后眼睛一亮:“对哦,你还有这大本事呢。不是说去外头进货了吗?遇到什么新鲜的东西没有?” 皇后又想扶额叹息了,那都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了,您才想起来? 高媛就细细地跟她讲自己买了什么,还说了自己为什么那么久才回来,为难道:“就是那青瓷瓶子罐子的不好弄,那紫砂壶还能趁着泥胎软的时候盖上戳儿,可这青瓷的都已经烧好了,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那时候见好看,还买了许多呢。就这么卖出去吧,不甘心。不卖吧,自家也用不了啊。” 皇后无奈地笑:“这有什么难的?没准儿你家探花郎就知道该怎么弄。” 高媛:“真的?!他们俩如今早出晚归的,好不容易有个沐休,也大都跑到吕相家去了,我都不好找他们。” 皇后道:“你在那上头盖戳儿也好,直接写字也好,弄完了再烧一回也就成了,容易得很。” 高媛懊悔道:“早知道这样,我就直接跟人家说了,人家那边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得,这回的我自家用,下回我再去的时候,让他们给我盖上戳儿好了。” 太后:“你还去啊?” 高媛苦着脸:“怕是去不成了,我家那俩孩子如今看我看得可紧了,生怕我跑出去不回来似的。家里有下人跟着去的,我告诉他也就得了。” 太后点头表示同意:“就是呢,你如今也不用再跟以前似的为了口吃的搏命,这些事情很该让下人们去做。对了,我还有事儿让你帮忙呢。” 高媛问:“什么事儿啊?” 太后却转头对皇后道:“我看寿康也玩儿了不少功夫了,这天还长着,也该去睡个午觉才好。” 皇后赞同道:“可不,这几天身子刚好了些,可不敢大意。那儿媳就带她回去了,早点儿用了膳好歇一会儿。” 等皇后带着寿康走了,太后才叹息道:“寿康的身子骨你也看到了,他们夫妻俩看眼珠子似的养到了这么大,如今却是越来越弱。这几天还好些,前些日子竟是连床都下不来。嗯,说起来,还真就是从你给她小兔子那天,慢慢缓过来的。我想着你和我一样,上半辈子是个苦命的,却有后福,就想着让你帮我去一趟相国寺,给这孩子点一盏长明灯。” 高媛急忙应了:“这个容易,我去,我也给她点一盏,这孩子看着就让人心疼。” 太后:“可不就是。我这些孙子孙女,也就是她常让我cao心。打一生下来,太医就说这孩子体弱,怕是活不到成年。可这是个孩子,又是皇后生的,总不能就这么扔了去不管。精心养这么大,也不敢让她累着饿着冷着热着,如今还是这个风一吹就倒的身子,说起来也是个苦命的。我出去一趟兴师动众的不容易,他们两口子要是知道是给她一个小人儿点长明灯,也不会同意我出去。咱们京城里香火最灵的就是相国寺,你去帮我跑一趟。神不知鬼不觉的,也算是我当祖母的,对孩子尽的一份心意。” 高媛:“嗯,这个是应当的。” 太后就让人端出一百两金子来:“我也不敢多点,怕她小人儿福气薄担不住,就这些了,多少是个心意。” 高媛郑重地接过来:“太后放心,我回家沐浴更衣,斋戒三天之后就去。” 太后点头:“好,这样更虔诚些。我给你一个慈宁宫的牌子,省得每回你进来还得派人去接,这样你就可以随意进出了,也不用递折子,免得让他们夫妻俩知道了。” 高媛双手接过印着慈宁宫字样的金牌:“太后放心,我定会妥善保管,不会丢了的。” 太后笑:“就算是丢了又有什么?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