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我的mama邓雁 (第1/1页)
“唉,诗人的年代过去了。凯特小姐,我说过,稿费你们定,《纽约客》没有任何意见。”肖恩真诚地说。 温斯顿伸出手,张开五指,举在凯特眼前,意思是5000美元。其他同事疯狂打手势,6000,8000,还有2000美元的。 凯特不为所动,举起双手,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威廉,为《纽约客》供稿是作家的荣耀,我们希望长期合作,稿费不重要。李先生正在写短篇小说,请不吝赐教。” “呵呵,这是我的荣幸。”肖恩傻乐。 “现在杂志业不景气,竞争激烈,贵刊身陷重围,却悍战不退,1984年平均销量只有50万份。危急关头,我们怎么好意思提钱呢!” “凯特,你错了。《纽约客》非常有钱,我们只关心内容,不在乎销量。” “威廉,在这个失落的年代,只有你这样坚持。” “也不能这么说。优秀的杂志很多……”肖恩被捧到了天上,感觉左右为难,“稿费怎么办?” “听你的,威廉。” “不要推辞。” 两人东拉西扯,凯特偏不松口,死活不说数字,只坚持两句话。第一,她信任肖恩先生。第二,她不懂。 “好吧。” “但另一方面,李先生的生活太困难了。”凯特看着电话,眨了眨眼睛,嘴角微微上扬。 “我做主了。《暴风雨》有实力得普利策奖,所以稿费2500美元,外加10000美元的津贴,津贴是免税的。” 普利策奖?一首诗卖12500美元? 众人吓得瑟瑟发抖。 “怎么样?” “威廉,我信任你。”凯特假装不情愿,攥着小拳头,像个熟练的拍卖师,轻轻敲了下桌子,“那好吧,成交。” 肖恩先生松了一口气。稿费12500美元当然很高,但绝不是最高的。《纽约客》抢下一篇好稿子,花多少钱都值。 他全身虚脱,躺在沙发里,笑道:“凯特,你讲讲李先生的情况。他应该有60岁了吧。” “他18岁。”凯特道。 “什么?” “18岁。” “他18岁?” “很奇怪么。天才都是这样的。小时候写诗,长大就写不出来了。”凯特认真道,“很多诗人不到18岁就夭折了。” 肖恩气得发抖,感觉要疯,怒道:“《暴风雨》你读过吗?它的文学高度,那种陌生、凝练、纯净的英语口语,恐怖的择词,音乐性,气韵、格调……18岁的人绝对写不出来,不可能。它是成熟期的作品。” “天才就是这样的。成熟,死掉。” “凯特,你多大?” “18岁。”她抬头一看,使馆的同事们都乐疯了。 “你该上大学了吧?你大一的时候,记得选修英语诗歌,慢慢就明白了。”肖恩先生奄奄一息,忽然想,凯特18岁怎么能当经纪人?莫名其妙。 “威廉,你可以反悔。” “《纽约客》不反悔。” “对了威廉,有个叫温斯顿·卡特的人,让我问候你。《纽约客》以前用过他的稿子。” 温斯顿·卡特?肖恩闭上眼睛,想了想说:“我记得,《外套》,30年前,那一年全纽约最好的小说。温斯顿现在好吗?” “嗯……” 凯特指着电话,让温斯顿说话。大家都转头看他。温斯顿眼睛通红,噙满了泪水,嘴唇动了动,苦笑着摇摇头。 “他很好。”凯特说。 ……李悦陪大哥李然玩了一天,遵照母亲的指示,去雍和宫烧了香,坐缆车上香山,剪了头发,在浴池单间泡了澡,正式迎接高考。 嗯,哥哥的状态好多了。 7月7日下午,天气闷热,地面像着了火。杜晨缠着杜雨,非要去王府井买牛津英语词典。 “姐,咱们先买词典,然后去你们学校。”杜晨红着脸,抱住jiejie,来回摇晃。 “干嘛?” “李悦陪他哥高考,我怕他中暑。” “嗯。” “好不好。他万一晒死了,就没人教你英语了。” “走着!”杜雨有点脸红。 两人戴上墨镜、草帽,顶着炎炎烈日,骑车去王府井外文书店,吃了好几根奶油、小豆冰棍。 奶油冰棍5分钱,小豆的3分钱。还有一种纯冰的,很甜,只卖2分钱。 出了一身汗。 杜雨找到了传说中的精装本大厚书《牛津简明》、《牛津高阶》,售价都是25美元。还有一本《牛津袖珍》词典,售价15美元。这3本词典花了将近700块钱,她很心疼。 “姐,我想去潘家园,听说有卖旧书的,能平衡一下成本。” “太远了,没时间!” 两人又吃了几根冰棍,喝了3块钱一罐的冰镇可口可乐,咕嘟咕嘟,然后飞快地骑车去学校。 不知道为什么,杜雨的心情有点激动,身体燥热,心跳得很快。 “姐。”杜晨小声道。 “啊?” “没事……” 扑通扑通。 快到学校了,杜雨看见一个小伙子推着冰棍车,便放慢速度,买了2根冰棍,2瓶小玻璃瓶的北冰洋汽水。 她本来想买3瓶的。 “姐,你做的对,就不给他买。渴死他!”杜晨得意洋洋地说。 “他有钱吗?” “他有的是钱。我一天才1块钱零花钱。” 也对。 两人在路口右拐,来到谦诚中学南门,眯着眼睛,寻找李悦的影子。校门口人不多,没有风,彩旗、考场的标语都耷拉着。 校门街对面的花坛前,围着一大群人。一群高中生,还有陪考生的家长。路边有摊煎饼、卖冰棍、烤羊rou串的小摊,生意非常好。 李悦孤零零地坐在花坛上,滔滔不绝地说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疯了吗。 “姐,他太不要脸了。”杜晨看傻了。 “咱们不该来。” “是啊。” “不要脸。”杜雨怒道。 李悦盘腿坐在花坛上,一手拿北冰洋汽水,一手拿巧克力冰棍,旁边一个人给他拿羊rou串。他头顶上有树荫,两个男生给他扇扇子。 李悦,你是来陪考的吗? 太可恨了。 20多个学生坐在地上,抬头仰望李悦,无比专注。他们大多是男生,也有几个女孩,还有拿小板凳的。 家长们站在外围,也都被吸引住了。 “他在干嘛?说评书?” “白痴。” 两人锁好自行车,拎着沉重的词典,慢慢凑了过去。李悦的声音很好听,正在讲二战时101空降师的故事。 “……诺曼底登陆当天,教科书级别的攻击固定炮台。西点军校把它当做教学范例。他们狡猾,快,狠,摧毁了全部4门105火炮,以少胜多,全身而退。温特斯得了杰出服役十字勋章,这勋章级别非常高,仅次于荣誉勋章。” “咱们听一会。”杜雨道。 好像挺好玩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