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回 朱老太爷表心意 崔家父子送重礼 (第1/2页)
景福二年夏 泰州通州大营 数千名骑兵分成数队正在马场训练各种骑兵战术队形。 经过六合清扫流寇一战,领军主将韩炎对李式的表现甚为满意, 回到通州大营便向上峰如实回禀了战果并将战功之首给予李式。 李式随即被擢升为骑军校尉,从之前带着十人队成为了带领百人骑兵大队的校官。 此时李式正带着数百名骑兵在马场中训练。 这半年来李式勤练武艺以及行军布阵的方法, 对于骑兵这种机动性强、杀伤力的兵种更加重视, 心中初步开始计划组建一支精锐的骑兵的想法。 这日训练完成后,舅父林辰命人来找李式前往泰州城一叙。 李式骑马离开通州大营很快就来到了泰州城内的大都督府,将战马交于门口的卫兵。 自然有管家将李式引到将军府的书房中。 将仆从遣退后,通州大营大都督林辰看李式道: “式儿,舅父急招你来,是有要事与你商议。” 李式点头道:“舅父请说。” 林辰道:“我已经得到你父亲的命令,暗中调集大军前往青州南境。” 李式皱眉道:“青州乃是我们扬州与云州之间的缓冲地区,父亲此举难道想对青州动手。” 林辰踱了几步道:“我也想不通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安排,所以才找你来商议。” 李式道:“父亲大人,每步所思甚远,恐难揣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林辰转身看着李式道:“我想委任你为副将与我同去青州。你看如何?” 李式躬身道:“自然遵从舅父的安排,舅父!式儿另有一事相求。” 林辰笑道:“式儿何事相求,只要舅父能办到,但说无妨。” 李式道:“自入新军以来,深感骑军的重要性,所以我想独立建立一支骑军。” 林辰大笑道:“舅父当何事!此事无妨,式儿只管去筹建,舅父会让军中之人协助你。” 李式大喜道:“那式儿就谢过舅父了。” 林辰看着李式点了点头笑道: “你今日就不要回大营了,在家中一起吃饭,你舅妈甚是想你,我们一家好好聚聚。” 李式躬身应是。 青州 整个大周朝廷有三个最大的主粮产地,分别是云州、豫州、青州。 其中青州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开垦阡陌的历史,历代王朝不断的垦荒开垦能够耕种的土地, 青州已是沃野千里地、处处皆良田,乃是大周三大主粮产地中最重要的一处。 自古就有:“天下有粮,半出青州”之说。 正是因为青州的重要性,云阀早就有觊觎之心,但在扬州的大力支援下,青州将大军分布在灵水南岸,沿岸筑垒建堡无数,凭借灵水天险死守,让云阀空有精骑十万却无从下手。 青州刺史杨进乃是周光宗元亨二年的进士,现年五十有二,其出身东山门阀世家杨家, 治理青州近二十年,施政贫乏无力,境内盗匪不绝,百姓民生困苦。 军事上青州的泰山卫乃是天下雄兵之一,防守能力出众;济州先登营攻势天下莫敢当。自古燕赵多猛士,青州军中步军中也是猛将如云。 本来九州之间保持脆弱的平衡。 但自从绪帝赵赫景福北征大败后,不但新帝自己被云阀谭忠越裹挟到了平城, 而且让灵州阀也元气大伤,北戎回纥也遭到极大的打击,都在休养生息之中。 短期内云州西北两个方向已经没有什么威胁。 所以宁王谭忠越已经将目光盯上了青州这块肥rou, 最近宁王已经暗中调集大军前往云州南部重镇邺城, 并派出大量斥候细作渗透青州搜集青州大军的相关军情。 只要拿下青州,宁王大军就能南压扬州,西迫豫州, 整个中原大地都将暴露在云州大军的利爪之下。 所以无论是豫州、还是扬州等不希望看到这个情况。 豫州刺史刘会道将州府治所从南阳前往灵水之畔的洛阳城,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将豫州大军压在灵水上游,威胁云州西南侧翼。 扬州李亨也是不遗余力地提供军资支援青州,并在江北设立通州大营, 以备随时支援青州军抵挡宁王谭忠越可能的南侵行动。 回到通州大营的李式,第二日就开始筹备组建自己的第一支骑军。 首先是骑兵兵员的选拔,李式放弃了大营中已经成形的骑军悍卒,而是都在新军中选择。 在李式看来老兵已经没有潜力,他所想的新建骑兵人数不在多而在精。 除了之前在新军中统领的寇淮一队外,李式又从新军骑兵中挑选强壮的青壮合计五千人, 李式用通州大营最好的军马与战甲装备这五千人,并从自己的私库中提取银两作为这支新军的额外军饷。 李式提拔寇淮为校尉,并从舅父的骑兵大军中要来校尉韩炎作为新军总教官, 经过上次六合一战,李式认为韩炎此将颇有勇武且练军也很有心得, 只要运用得当将会是一员难得的将才。 李式私下只对韩炎、寇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