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相_第五回 书山有路勤为径 周家村中观天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回 书山有路勤为径 周家村中观天象 (第2/3页)

    “大少爷放宽心,已经按照您之前的吩咐,暗中有狼卫护卫三少爷左右。”刘二正色道。

    刘裕喝完药望着窗外缓声道。

    “三弟热衷读书论道也好,当下乱世我若能护他在一方净土证道也对得起父亲临终所托。”

    刘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景福元年初夏

    岳麓书院

    刘彻开始数月都在自己的院中研读夫子抄录的尚书,就连李式和刘宏都被挡在门外,

    两人也知道刘彻是个书呆子,遇到好书看起来就是废寝忘食。

    一开始只是嘱咐书童多多照顾刘彻的起居饮食,不能把身子弄坏了。

    后来一连月旬不见刘彻,二人便担心刘彻熬坏身子,便不顾书童拦阻硬闯了刘彻的住处。

    “哎哎。。二位公子不要乱闯啊,我家公子吩咐不见外人的呀。等下会责罚我的。”

    书童气喘吁吁地追着李式刘宏二人喊道。

    二人也不管书童闪身闯入了刘彻的居所。

    只见房中一桌一椅一床,简单朴素,书桌上的蜡烛早已燃尽,

    烛泪沿着桌边挂着老长一条,一人正伏在桌案上一动不动。

    李式与刘宏二人对视具是一惊,忙冲道桌案边探查起来。

    刘宏屏息缓缓探了探刘彻的鼻息,然后拍了拍自己高耸的胸脯道:

    “吓死我了,还有气,看来只是睡着了。”

    李式也是长吁了一口气。

    书童这时走进房中轻声道:“都说了我时时都盯着我家公子,每日食物饮水不断。

    二位公子可以放心离开了吧。

    莫要吵醒我家公子,连累我受责罚哦。”

    刘宏不悦道:

    “哪有这么看书的。不行!得让子润放松几日出去透透气,免得真变成了书呆子。”

    李式也点头同意道:

    “我同意,等子润醒了明日我们就拉着他一起出去游历。”

    二人招呼书童将刘彻抬到床上,

    刘宏细心地替刘彻脱去鞋子盖好被褥后与李式一起退到门外凉亭。

    一直等到快日落西山之时,刘彻才睡眼惺忪地推开房门走了出来,

    看到院中等候的李式、刘宏二人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见刘彻出来李式笑道:“子润兄可算醒了,我们等的肚子都咕咕叫了。”

    刘宏此时也不说话满脸哀怨地看着刘彻。

    刘彻揉了揉脸忙道:“看书都看迷糊了,二位稍候。”

    只见刘彻走到廊下那防火的大水缸前,抄起水用力搓揉洗起脸来。

    二人吃惊地看着刘彻的行为,狂野中透着狂野。

    书童见怪不怪地拿着毛巾送给了自家公子。

    擦完脸后刘彻清醒多了笑道:“哎呀。。用力后就觉得腹中甚饥,走。。我们去吃饭。”

    刘彻立马就招呼两人一起去膳食坊吃饭,二人苦笑着看着一马当先的刘彻忙追了上去。

    书童目送几人离开便回到刘彻的房间,叹了口气开始整理书桌,

    心中也好奇自家公子看的那位圣贤的名著一连几天房门都不出了。

    便随手翻看那本放在书案上的书来,慢慢露出一脸的疑惑之色,

    他翻来翻去好几遍了,这书上一个字他都没有看到。

    书童不由笑着道:“我家公子难道真是书呆子。”

    说罢随手将书合上与其他书籍一起重新摆放整齐后,哼着小调离开了刘彻的房间。

    荆南修水在幕阜山与九岭山之间,

    今日幕阜山阳光普照大地,青山照应绿水,浮云穿行其间,鸟鸣之声不绝,

    远处村落在薄雾中忽隐忽现,山间水田三三两两的农人正在田间劳作。

    数骑与一辆马车组成的旅人队伍正行在山间蜿蜒的官道上。

    “好一派祥和美景,观之心旷神怡之。”一名骑马的学子笑道。

    “是啊,荆南之地远离纷乱方享太平。想中原大地。。唉。。”一名学子悠悠叹道。

    “当此乱世我等当一展心中抱负,扶大厦于将倾,救万民为水火,方对得起圣人之道”

    又一名青年学子朗声道。

    李式没有理会几名学子的高谈阔论,

    看着身旁坐在马上沐浴在晨光中的刘彻心中升起一丝奇怪的感觉。

    数日闭门思过式的夜读让刘彻看起来仿佛多了一丝晦明之感,

    仿佛他变了很多又仿佛他从未改变让人捉摸不透。

    “子润,出来游历这几日感觉如何?”李式想不通便不去深究笑着问道。

    “嗯?哦,出来透透气甚好。”刘彻有些漫不经心地回道。

    听到刘彻的话,刘宏掀开车帘气呼呼地说道:

    “我跟文远好心邀你出来游历放松,你倒好,一副神在神在的样子,早知道继续让你读,

    读傻你这个书呆子。”

    说罢又闪进车里。

    “哦。。我的错,我的错。这几日的确放松许多感觉神清气爽。多谢二位仁兄。”

    刘彻忙拱手正色谢道。

    “前面有个村子,我们道那里吃点东西在继续赶路。”当头骑马的带队夫子对众人说道。

    这位夫子并不是书院那样的饱学之士,而是岳麓书院专门为方便学子游历,

    特别从长沙府衙招募的休退衙司,因为他们对长沙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