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 中了  (第1/1页)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    天天杀鸡那是不可能的,鸡汤喝多了方青青还觉得会腻味呢。    不过嘛,婆婆对她的心疼怜惜方青青却是十分受用的。    这女要嫁对郎,可不仅仅说的是男人,有好相处的婆母妯娌小姑子都是非常重要的。    日子就这么热热闹闹的过着,表面上一家人都还是十分的悠然自得,就连当事人的黎三郎也是心平气和的。    每日里看看书和媳妇说说话,帮爹娘做做事,偶有兴致也捧着一本医书说是要多学习一些东西。    其实黎老头和石氏都有点紧张,只是不想给三郎压力才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有心想要和人纾解一下,不过看老头子那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样子,石氏心里有气。    而这样的心事根本就不可能和老大老二家的说,小妹又太过于老实巴交,自己的心事跟她说了也没用。    石氏只能在心里憋屈着,每日里烧香拜服也顺便祈求着青青,多给他家三郎带来一些好运气。    黎家本来就是后搬到城里来住的,不过因为石氏她们会做人,经常送一些自家的蔬果什么的给左邻右舍。    所以一般来说,邻居们跟他们家人的关系也都还不错。    一来二去的,也就都知道了,他们家的小儿子之前考中了秀才还是头名案首这次是去省城参加乡试了。    黎三郎回来之后虽然是关在院子里很少出门,但是黎老头黎大郎黎二郎他们不还是要天天出去的?    于是就会有人去打听结果,黎三郎本着低调的原则,早就叮嘱家里人在外面说话尽量不要太圆满。    他们几个人回答问话的时候就很谦虚,结果外面的那些邻居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抑或是从谁开始传言开的。    一个个的,都说那个新搬来的那家的小儿子是落榜了,灰溜溜的从省城跑回来的。    开始还好,可是一个两个都这么说,还有那喜欢管闲事的特意跑到石氏面前去“安慰”她。    搞得石氏心里都开始忐忑起来了,三郎回来之后也没有说什么,难道这一次他真的没有考好?    其实不止是石氏,黎家人上上下下心里都有点小九九,不过看起来都十分的体贴。    绝口不在黎三郎夫妇面前提秋闱的事情,还要尽量装作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与之相处。    每每看到这一幕,方青青只觉得好笑,要是黎修平真的没有中举只怕他们一个个都要哭起来了吧?    终于是受不了这种抓心挠肺的感受,石氏直接找到黎修平问道:“三郎啊,你们这个举人考试到底啥时候能出结果?”    “一般来说,九月初就可以放榜了。”    九月初……九月初……    石氏在心中盘算着,于是就问道:“那其实也没十多天,怎么不干脆等放榜了再回来?”    有了结果,大家的一颗心也就落下来了,省得像现在这样难受着。    这次,却是方青青帮着解释了:    “娘,你不知道,在省城住着啥都贵。咱们吃住可都要钱,再加上省城还有他的同窗需要应酬什么的,说不定十多天就得要花十多两银子呢。”    这一下,却是把石氏给吓到了,咋舌道:“这每天得吃啥喝啥,要花这么多?”    谷忭    吃喝倒是其次,在省城住着的话,人情来往上会多一些。    关键是,在那边的交际应酬,本身需要筹备的银两就比在县城要多许多。    只是有些话,目前还不方便在公婆面前细说,就只是含笑带过罢了。    黎三郎跟着点头,示意媳妇说的都是对的。    倒是补充了几句,譬如说本人就在省城考试结果一出来张榜就能看到了。    要是不在的话,考中会有县衙的官差到家里报喜的,一般来说九月中旬看有没有官差上门就可以知道了。    如果又过了十来天,就真有衙役到老黎家报喜了,而且是请了一堆人一路敲锣打鼓的那种。    也是因为黎家人现在住在县城里做什么都方便,要是还在红桥村,县太爷就不知道会不会如此的大方了。    应该也会吧?    因为,整个安顺县也就只有黎修平一人考中了,从此以后他可就是举人老爷了。    一向文静的黎小妹都忍不住抱着石氏的胳膊,眼里含着泪花:“娘,中了,我哥考中了。”    石氏也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因为这热闹的阵仗,结果不仅是邻居基本上住在这附近的都过来凑热闹。    说是,要沾一沾举人老爷的福气。    而方青青则是赶紧的从家里拿出备好的糖果点心,分给来看热闹的人们,一人就给抓了一大把。    又将一串铜钱塞到婆婆手里,稍微清醒的石氏回过神来明白了,赶紧一股脑全部塞给了来报喜的衙役。    这可不少了,来报喜的县里的衙役高兴的很。    历来报喜都是有赏钱的,只是有些人家不懂规矩有些则是家里没有那个底气,经常的也就给个三五文的歪瓜裂枣。    像这位新上任的举人老爷家里这么懂事的,可不多见。    于是衙役先是说了一些恭维的话语,又贴心的提醒着黎三郎换身得体的衣服去县衙里,拜见知县老爷。    之后,知县老爷可是要亲自和他一起去省里参加鹿鸣宴的。    于是黎修平连连对着县衙的方向作揖,却是问道:“晚生如何能得大人看重?实在惭愧。”    能抢到这个报喜的活,衙役也是个机灵的,连连夸赞着:“举人老爷莫要自谦,举人老爷不仅是咱们县考得最好的,也是本省历来最年轻的一位举人老爷。    大人一向推崇读书人,得此消息就想着要和举人老爷畅谈一番呢。”    他们家县太爷并不是正经科举出身,对于那些能通过读书改换门庭的寒门子弟最为敬佩了。    就是今天派遣他来报喜的时候,大人也给他打发了赏钱,衙役此行不虚。    不说他们这头的热闹,那边听到衙役报喜的消息黎老头还如同置身梦幻之中,整个人瞪大了眼睛半天没回神。    还是石氏对着他的腰侧用力地掐了一把,吃痛的黎老头才醒过神来。    确认了消息是真的,却是又哭又笑的。    “中了,我儿子中了,我儿子真的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