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赖上瑛国人  (第2/2页)
,这几天不做体力劳动,是没有关系的,放心吧。”汤皖看出了大家的担心,索性安慰道。    事实上,一次性抽了这么多血,是不宜动弹的,汤皖就这说话的一小会儿功夫,直感到头昏的很,但事有轻重缓急,相比较之下,也就不算什么事了。    汤皖咬着牙从床上爬了起来,走了没两步,就一个踉跄,幸亏迅哥儿眼疾手快扶住了,不然就摔地上了。    见此,众人相劝,但汤皖执意要回去,无奈之下,钱玄跑去借了两个担架,汤皖躺一个,首常先生躺一个,硬是在夜里回了东交民巷。    院里的草棚子下面,围坐着一群人,大牛知道先生们要谈大事,识趣的去了边旁四周,把警惕心拉到最高。    汤皖躺在躺椅上,飞快的吃了一碗饭,饮了一杯茶,便开始了分析。    目前来说,第一嫌疑人是瑛国人,其次是南方集团、得国、曰本,然后便是衙门和其他列强。    瑛国人的嫌疑最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有着最直接的动机,待明天的报纸发售,首先便要迎接一波来自国人猛烈的国骂。    相比较于爆炸案的重要性,克莱曼工作纠纷实在是小事一桩,并且再这个时节,瑛国人根本不会再次提及克莱曼案,最终,会在双方的有意无意之下,被默契和谐掉。    另外,瑛国人是肯定不会相信华夏衙门的调查行动,面对突然飞来的一口大黑锅,瑛国人也定是不愿意接的。    所以,瑛国人要想自证清白,会从两方面行动,一是给华夏衙门强大的压力,催促调查速度。    二是要自己动手,暗地里亲自调查,否则这件事拖得越久,瑛国人就越是洗不清。    若是等到最后,调查结果无疾而终,找不出凶手,那么全体华夏人都会把这个账记在瑛国人头上。    所以,汤皖的第一个建议,便是在没有找出凶手之前,必须要死死的咬住瑛国人不松口,无论瑛国人如何解释,不分由说,一口笃定就是瑛国人干的就完了。    这就像是在那一根鞭子,抽在抽瑛国人的屁股上,时时刻刻督促着瑛国人调查,瑛国人就会去催促华夏衙门。    否则,这个调查的最终结果,恐怕就是没有结果或者随便拉个垫背的,应付了事。    “好,明白了,回去就写文章,咬瑛国人。”钱玄直接应道。    “越狠越好。”汤皖补充道,继续说道:“还要找瑛国人赔偿,让他们付医药费和死亡赔偿金,数额越大越好。”    汤皖的这个建议却是让大家迷惑了,只有孑民先生明白了过来,这是在潜移默化的引导舆论,让大家以为瑛国人就是凶手,否则北大怎么会找瑛国人赔偿。    “好,明天我就通过北大发出声明。”    南方集团也有巨大的嫌疑,目前南北双方打的不可开交,这个爆炸案发生的时机,很是玄妙,一来是可以打击北方集团的声望。    二来,可以给北方集团制造麻烦,事情又牵扯到了列强,段总必须要十分注意,仗可以迟点打,但是洋人的事情不能不办。    最主要的是,南方集团可以从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北方集团,蓄意制造事端,刀剑向内,只为奉承洋人。    得国自然也是有巨大嫌疑的,当前得国虽然已经没有正式公使驻在华夏,但是沪市和首都,仍然有得国人设立的办事处。    比如,得国人用“银弹攻势”,来收买国会议会,以此来反对段总提出的“对德宣战”,以及资助逸仙先生百万马克的护法启动资金等。    在协约国内部,制造一起爆炸案,不但可以牵扯瑛国的精力,还可以分化协约国成员,让大家离心离德,实在是好处多多。    别看曰本在这件事,从头到尾没有路过脸,但是曰本的嫌疑也不小,首先便是汤皖与曰本的私人恩怨。    如果这个不谈的话,单从曰本的动机出发,也是有好几条。    其一、挑拨北方集团与英美等国的关系。    别看北方集团的背后是曰本,南方集团的背后是英美,实则大家都互相有牵连,比如段总要借钱打南方,不也找英美银行借款么。    袁老大要打南方,曰本不同意,私下里公然接触西南,送钱送武器等。    另外,南方的武器弹药哪里来的,绝大部分不还是从曰本那里买的么。    其二、这起爆炸案,作为对前几次抵制曰货行动的报复,还可以栽赃给别人,何乐而不为。    其三、彻底打乱华夏国内局势,要知道,一个统一的华夏,曰本人是不希望看到的。    其四、打击西方列强的国际名声。    当然,华夏衙门也脱不得干系,之前就发生过妓女,乞丐围殴国会议员的事件,这等saocao作都干过,要是说爆炸案也是他们干的,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其他列强们,虽然可能性极小,但是也不能排除,总之,这件事目前来说,汤皖就只能分析这么多了。    在场的都是一帮文人,手里没枪没炮,只有一根笔杆子,如果想要获得真相,唯有赖上瑛国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家统一了行动,便都各自回去,开始着笔写文章,赖瑛国人,徒增奈何......    【更不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