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1/2页)
    魏国有盐了,有了自产自制的食盐。    随着海盐生产步入正轨,全国食盐的价格应声而跌。    食盐平价,惠及全国百姓。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食盐可吃,在食盐的帮助下,其气力随即远胜从前。    百姓增长了气力,农事干的也更多,魏国的发展再次得以加速。    等到海边工坊所生产的食盐满足国内,魏恒随之下令扩建工坊生产更多的食盐售于列国行商。    反正,如今有着妖魔血rou这等列国公卿贵族争相求购的必需品,魏恒不怕生产的食盐售卖不出去。    接下来,将在全国推广村学、乡学、县学以及国学。    这一系列下来,将会投入不可计量的金银。    哪怕他现在看似赚了不少,可在此吞金兽之下,终究是不够看。    因此,他必须想尽办法搞钱。    魏历六月初十,位于下邑河边村的第一座村学开始动工。    此时此刻,村学四州围满了人,俱都是周边村子中的村民。    “大王令,即日起建造村学,供村学幼童蒙学,凡适龄幼童皆需前来村学中蒙学,学资全免!”    一名官府司隶站在众人前面的高处宣读王令,等到王令宣布完毕,他便高声说道,“开始动工吧。”    周围的村民当即兴冲冲的开始在一些工匠的带头下开始修建村学,无不埋头苦干。    他们虽不识字,却也清楚修建村学以及学资全免的意义。    这可是大王给予的天大好处,若是不认真对待,便是祸及子子孙孙。    “大王真好,不仅给我们这些人分了田地,还免了几年的赋税,又让国内的食盐价廉,现如今更是修建村学让村中幼童免费入学。”一名村民感叹,总觉得眼前的一切太不真实。    世间,怎有如此至圣之王?    又怎如此凑巧的被自己这些山野村民遇到?    “唉,前几天该听人说大王售卖妖魔血rou赚了很多金银,当时听那人的语气似有嫉妒,现在回想起来真想暴打他一顿。”一名村民接话,“且不说大王售卖妖魔血rou乃是大王的本事,就算获得再多的金银也是大王应得之物。”    “而现在,大王不仅提供材料命各地建造村学、乡学、县学和国学,更是让适龄幼童免费进入村学蒙学。”    “就说这一番举动,该是要耗费多少金银?”    “那些金银,无不是由大王资助。”    “如今获得了如此大的好处,竟有人闲言碎语,真想回到当时把他痛打一顿,问问他有何脸面说出那番话语?”    “没错,大王免了我等赋税,这建造学府之资,以及聘请先生授学之耗,不是全有大王一力抗之又是什么?”又一村民接话。    “唉,你们别说了行不行,你们越说我心中越是有愧!”一名村民神色愤懑,“你们想想,大王今年也就十六岁,去年又失去双亲。”    “如此少龄不仅解决了国内的妖魔鬼怪之患,还颁布各种王令惠于我等黎民百姓。”    “虽然我未曾见过大王是如何做的,但是我能想到大王一路走来该是何等的艰辛。”    “我等这些治下之民千不该万不该得了好处还在背地里阴阳怪气,但凡有这样的人皆是愧为人子,愧为魏国百姓。”    周围的村民听他这么一说,俱都脑补出魏恒的千辛万苦。    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在这等妖魔横行的地界,带着魏国走到今日,必是吃尽苦头。    相较之下,他们这些黎民百姓很可能甚至都要比之大王过的更加幸福美满。    一想到这些,诸多村民无不是自觉心中有愧。    下邑王都,东城外空地,下邑乡学正在有条有序的建造中。    同时,西城外的空地,其下邑西学宫也在有条有序的建造当中。    在魏恒的预想中,下邑城外暂时会修建四座学宫,分别是东西南北四大学宫。    这四座学宫,便是国学,供以乡学学子升学进修之用。    除此之外,四郡郡城皆会有东西南北四座学宫,同样供以乡学学子升学之用。    四郡各自四座,便是十六座学宫,再加上下邑的四座,总共二十座之数。    对于目前文教并不兴盛的魏国而言,怎么着都够用了。    各地村学、乡学、县学、国学相继拔地而起,其所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很快就将魏恒再次弄成一个穷光蛋。    幸好,王令下达之后,各地村民用于号召,免费出力帮助修建学府。    因此,魏恒只需要提供材料,再派遣一两名工匠指导,各地的学府便顺顺利利的相继建成。    当然,因由工匠有限,对比建造的国学,县学明显要逊色许多。    同理,乡学又要比县学逊色许多。    最为差劲的当属村学,很多地方基本都是些草棚,或者竹棚。    不是魏恒不想建造石头房子或者泥土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