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呵护_再次萌发往日恋情 ,(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再次萌发往日恋情 ,(求收藏) (第1/5页)

    北方的春节过后。

    北方的天气,渐渐有些暖意。春风吹在这初春的季节。杏树吐出了粉嫩的花蕾,有极个别的已经迎着春风打开了粉红的花苞。在这初春的季节,杏花是第一个开放的,给没有色彩的季节,增添着美艳的色彩。

    一阵冬季没有刮尽北风,吹在初春的季节。

    有着凉意的北风,吹在杏花上。杏花被凉风吹打着。飘落在杏树下花瓣,洒满蚂蚁筑的新房之上。剥开洒落在新房的花瓣。杏花带来的芬芳,香气四溢,围绕着蚂蚁的新家,四处蔓延。几只蚂蚁拖拽着一个粉白的花瓣,努力着向新家走来。并不知道自己的房门太小,不能让花瓣顺利抬到家中。然而,天空中又刮起一小阵北风。拖拽着花瓣的几只蚂蚁,被这小小的北风,随着花瓣吹出好几米远,之前的功夫全都白费。被花瓣的香气迷倒的蚂蚁们,并不为这样的事情烦恼,组织起来,拉的拉,推的腿,继续向新家运送着美丽的花瓣。忙碌的忘记天黑,忘记休息。

    春雨滋润着大地。

    春风吹得万物复苏。

    春雨却不能滋润苏月的心。

    春风也不能吹走苏月的烦恼。

    离开学校的苏月,一直待在家里。

    对于农民出身的父母,并不知道苏月为什么回来。

    苏月的父亲想过:“女孩子嘛!早晚是要嫁人的,不想学,也罢。”

    母亲更是这样。从小家中姊妹多,没有上过两年的学,就辍学回家。过起和大人一起忙碌的生活。

    父母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还是希望女儿继续学习。向苏月这种能考上大学的女孩子,在村子里并不多见的。虽然父母没有什么文化,至少知道学的多一点是有益的。

    苏月很少出门,多半是躲在家中不肯出来。

    父母有时也会说几句舒心的话,她也只是听听罢了,并不放在心上。

    村子里和她年纪相仿的姑娘不多。有的初中或者高中还未毕业,就打工去了外地。有几个也早早出嫁,也抱上了下一代。

    整个村子里,读书读到大学的没有几个。向苏月这种女孩子,就更是少的几乎没有。和苏月一同考上大学的也只有两个,现在一个在外面打工,一个已成为人母。同样都是大一没上多久,就中指了学业,停下了美好的学习时光。行走在人生道路,对那好不容易考入的大学,那么美好的学习时光,渐渐的越走越远。

    苏月内心没有想过,如果放弃大学生活,以后的她该如何选择。向其他同龄人一样,打工,嫁人,或是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整天躲在家里,没有一点乐趣。

    有时苏月也会想着,去外面的世界逛逛。大城市中,也许会容纳自己,给自己不一样的生活。可终归只是想想,并没有真的想去。

    在家呆的时间长了。苏月开始烦闷。

    只是走到村里,看着没有同龄人的村落,没有一点意思。

    匆匆的走过村中的闲话中心,一个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这天。

    从村子里传来一个消息,同龄的山花从外面回来了。还带着男朋友一起来的。听说那男的长得好看。

    山花和苏月是一同考上大学的,只是山花在大学待了三个月,就离开了学校。

    这次山花出去打工已有五个多月的时候。竟然还带个男朋友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苏月的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一种莫名的滋味。

    苏月出了家门,想去看看。

    山花家在村子的东头。

    站在正街里向东望去,有着铜黄色的大竹门的一家,门前有着一颗大梨树,就是山花的家。

    苏月去山花家,就要路过正街中的闲话中心。

    苏月经过闲话中心,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在哪里坐在闲聊。

    长时间不再家中的苏月,没有和老大爷们搭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们,并不一定认得苏月是村里的姑娘。

    向东走过三四家,离山花家还隔着两户人家,苏月站住了脚步。

    苏月躲在一颗大楝树后面,望着山花家门口。

    山花家的门口。

    一个高高瘦瘦的,绑着马尾辫的女孩,右手拉着行李箱,左肩上挎着一个很红的小包。隔着两户人家,苏月看的很清楚,虽然已有一年左右没有见过山花,但山花那高高瘦瘦的身材,令苏月一眼就能认出来。

    不一会,从院子里出来一个妇女,看装着打扮,和跟在后面的小女孩,很容易就能断定,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

    这个妇女,苏月没有见过。

    妇女迎上前去,接过山花手中的行李箱,嘴里说着什么话。站在楝树下的苏月,并不能听到他们说的话。

    妇女看了看山花身边的男孩,笑了笑,就一同进了大门。

    站在楝树下的苏月,用手扣着楝树皮。心里却想着刚才的事情。

    山花带来的男孩,中等身高,却没有山花高,却稍微有点胖胖的。

    至于,脸庞长的怎么个好看法,站在楝树下的苏月没有看到。

    扣了一会儿楝树皮苏月没有去山花家,她现在突然不想去了,她不知道去了山花家,见了山花应该说什么,又或者做些什么。

    在楝树下,苏月静静的待了一会儿,转身回家了。

    回到家中的苏月,站在院子中。

    看着院子里。

    长在北房窗台下一颗桃树,在这初春的季节里,没有一点颜色。光秃秃的枝条,向窗台方向延申,已经遮挡着窗台三分之一的阳光。

    小桃树的旁边,长着一颗极小的皂荚树。极小的皂荚树,主干也只有中年男人大拇指粗细。从土面向上五六十公分高的主干,弯曲的没有一段笔直的,那怕是十公分的长度,没有,左右前后弯曲的生长着,在桃树的庇护下,没有方向的胡乱的,肆无忌惮的,慌长着。

    挨着桃树的北屋,在北方这个平原地带,以北方人的习惯,坐北朝南的房子,习惯性的称之为上房。

    这上房是八十年代的产物,三间五米深的小瓦房。屋脊是木制结构,上面瓦着当时很被村里人认可的“张门瓦”,也就是一种由张门村烧制的土瓦。

    五间被称为“明三暗五”的西屋,是苏月的父亲,在家里有些富裕的时候兴建的。

    苏月家的门楼,建的也很漂亮。

    呆在家中的苏月,无所事事。

    有时也会想起在学校时美好的光景,想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想到高兴的事情,坐在院子的躺椅上“呵呵呵”的笑上一会儿。

    坐在院子中。

    苏月沐浴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