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_103.何雨水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街道主任大包小包拜访张元林(求全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3.何雨水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街道主任大包小包拜访张元林(求全订) (第3/4页)

着,不由的微微蹙眉,时至今日,她见过傻柱各种各样的莫名其妙的表现,但还是想不明白原因。

    原剧里秦淮茹刚嫁进大院的时候,也想不明白这事儿,但是等她后来成了寡妇后,就知道了傻柱为何会这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傻柱彻底沦为了贾家吸血剥削的对象。

    不过,现在秦淮茹成了张元林的媳妇,她也就没了想明白的机会。

    所以,傻柱这个舔狗怕是得永远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不可能有表露心声的机会。

    张元林也看在眼里,看着傻柱那主动的劲儿,心中不由的冷笑连连。

    喜欢费力不讨好是吧,行啊,你就继续当大冤种吧,让你看着秦淮茹给我生娃养娃,我看你能坚持多久!

    说句心里话,张元林个人并不讨厌傻柱,但就烦傻柱对秦淮茹的舔狗态度。

    因为原剧里傻柱就是喜欢秦寡妇的,从秦淮茹嫁进来的那一刻起就惦记上了,可以说着是刻在骨子里的设定,想要短时间让他改掉还真的不容易。

    反正傻柱是个色大胆小的人,原剧里在无人的厨房,秦淮茹主动给机会傻柱都躲着,可见他在这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君子。

    所以,张元林一点都不担心傻柱会干出啥事儿来,只是讨厌傻柱这无脑舔的设定和态度。

    可如果换一个人,让许大茂来,那张元林是坐不住的,必须连夜给他弄成半身不遂,或者第三条腿截肢才行。

    说是换边,但实则把菜重新排列了一下,这样离何雨水近多了,明显是为了照顾她。

    可何家父子还没看出来,何大清松了口气,笑道:

    “原来是小师娘觉得辣啊,早说嘛,我以后少放点就是了,吓的我还以为是菜做坏了呢!”

    其实何大清也在舔,为了能让张元林高兴,每天上赶着做饭就算了,还腼着脸喊张元林师父,现在又喊秦淮茹小师娘,这也真是绝了。

    秦淮茹听的都觉得尴尬,张元林见过大风大浪倒还好,反正何大清都不觉得有啥,自己又何必太认真?

    一旁的傻柱跟着说道:

    “张元林,你媳妇不能吃辣你早说啊,现在被辣的不想吃了,少吃一道菜多可惜啊!”

    张元林继续吃饭,懒得搭理傻柱这个二百五。

    秦淮茹本来不想理会的,但她得为自己男人辩解,可不能让傻柱乱扣帽子。

    “没有的事,一般的辣我能接受,这次纯粹是你们辣椒放太多了。”

    傻柱听秦淮茹这么说了,连忙说着对不住,下次一定注意。

    何大清在边上看的来了火,心想要你多嘴,这不是给我添堵么?

    看这样子,傻柱回去又是免不了一顿打了。

    等桌子上安静下来,张元林看向何雨水,笑着说道:

    “雨水,你多吃点儿,别客气,就当是自家一样,毕竟你正在发育长身体的时候,肯定要多补充营养,再说这也是你爸做的饭,肯定合你胃口。”

    有一说一,何大清跟傻柱是卧龙凤雏,但何雨水真不错,张元林也看着喜欢,所以礼貌性的关照了一下。

    反正菜多吃不完,扔掉也不合适,被人看到一定会骂浪费,所以现在多吃掉点,剩的就少了,最好是能全部吃掉,下一顿吃新鲜的。

    正在默默吃饭的何雨水听到后,面露感动的点头应了一声,接着又看向近在眼前的菜,头一次感受到了被用心关怀的温暖和幸福!

    但事实上,这只是张元林礼貌性的随口一提。

    即便如此,却也让这个十一岁的小姑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暖意,这就足以证明何大清和傻柱的差劲!

    ……

    另一边。

    大院门口。

    聋老太太就这么站着,等易中海回来。

    虽然肚子饿,但老年人活动量少,少吃一顿也不会怎么样,最多就是有点难受而已。

    而且正午时分,太阳高挂,不至于冷的让人招架不住。

    就在张元林那边正吃着的时候,易中海跟着贾家母子,慢慢悠悠的往大院走去。

    本来他们走个几分钟就能到的,但易中海提议多出去绕两圈,把时间拉长,这样会更加真实。

    贾家不乐意,他们懒得的费劲,易中海没办法,承诺按照他说的去做,下次再多给点棒子面和大米。

    这就是易中海早期笼络人心最直接的手段,不是捐款就是送东西,简单粗暴,当场有效,至于能管多久,持续多长时间,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人心隔肚皮,易中海也看不明白,反正下次要干什么了,就再拿钱送东西呗,作为全院收入最高的人,家里又没有老人孩子要养,易中海的确有这个底气。

    就这样,贾家勉强妥协了,这不要钱的东西,谁会拒绝呢?

    因此,他们的这一个决定,又让聋老太太在大院门口多站了将近半个小时。

    双方都出现在彼此的视野里,易中海率先反应过来,提醒贾家母子注意情绪和态度,该哭的哭,该恼火的恼火,别漏了馅儿。

    然后,在聋老太太的注视下,三人靠近大院,但神态各不相同。

    贾东旭低着头,撇着嘴,像是受了什么委屈一般,贾张氏在边上说教,易中海则是劝说着什么。

    乍一看,这是很正常的画面,儿子生气离家出走,母亲教育,管事大爷在边上劝着,这样的事情哪个院子都能看到,并不稀奇。

    但聋老太太还是察觉到了问题所在,贾东旭什么时候会委屈这么久了,说他记恨人这么久能信,委屈这么久,可能吗?

    还有贾张氏什么时候教育过孩子了,关起门来说的那些话不管,那没人听到过,反正在聋老太太的记忆里,这二十多年来,贾东旭不管犯了什么事儿,贾东旭第一个先去找对方的麻烦,然后再找易中海,最后才找贾东旭,而且还不是教育的话。

    所以,贾家母子这样的表现就是有问题,那易中海的劝说也就变得异常古怪了。

    很快,三人来到了聋老太太的面前,贾家母子简单打了声招呼就进门了,易中海好奇聋老太太为啥会在门口站着,但他没心思问,因为肚子饿了,得先吃饭。

    “老太太,还没吃饭吧?我那媳妇也真是,嗨,我不说,她就不知道照顾好你,回头我一定说她!”

    但聋老太太摇头说道:

    “你媳妇已经做好了饭,也叫过我,但是我没去。”

    有一说一,聋老太太能对易中海这么好,其实一大妈也有一定的功劳。

    因为一大妈很会照顾人,也很耐心,很细心,聋老太太的年纪越来越大,又没家人在身边,早晚需要一个能照顾自己,替自己养老的人,一大妈这样的就正合适。

    易中海一愣,不明白聋老太太为什么不去吃饭。

    “哦,我懂了,您是在等我吧?那行,我现在回来了,咱们一起去吃饭吧!”

    “还有啊,我一个人找到贾东旭不容易,您得帮着宣传一下,兴许这样能挽回一下我的威信。”

    “对了,二大爷和三大爷呢,他们回来没有,我觉得他们两个肯定在偷懒,这也得找机会批评一下!”

    说是批评,其实就是打压的意思,毕竟易中海今天的表现很不好,惹了民愤,正所谓此消彼长,易中海口碑下滑了,相对的刘海中和阎埠贵的威信就上去了。

    这是易中海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路上一直在想怎么解决或者阻止这件事情继续恶化下去,最后易中海能想到的就是靠聋老太太宣传自己独自找到贾东旭的功劳,再批评刘海中和阎埠贵消极怠工,根本没有认真去找,打压一下他们。

    但聋老太太只想问清楚自己心中的疑惑,摇头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