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8.街道主任上门委以重任,张元林想全拿下,贾东旭也凑热闹,易中海麻了 (第2/4页)
一个人也有些担忧,没想到自己的话会引起领导的重视。 但紧张归紧张,跑路是不行的,因为领导已经交代过了。 办公室里,街道班主任认真看着文件,把详细的规则和奖励内容全都看了一遍。 “嘿,还真是,表现的好有奖项,证书荣誉少不了,兴许还有实物奖励,关键是区领导也来颁奖,这不仅能在张元林的人生履历上添花加彩,也能给街道带来荣光!” “据我所知,张元林本身就是机修工出身,平时还经常出门给人修东西赚钱贴补家用,那他修理方面的手艺肯定不用说,现在他还搞出了一个新玩意儿出来,或许他还能争取一下“创新俊才”这个荣誉!” “嗯,多个街道争夺三个荣誉,这明显是不够分的,说明这次活动不是内定,全靠实力去争抢,难怪区领导会亲自来颁奖,看来上头对这次的活动也很重视,我是得抓住这个好机会!” 合上盖了戳,如假包换的文件,街道办主任也有些小小的激动。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任何机构单位也都是如此,像这种争夺荣誉的机会,一旦把握住了,不仅能给街道带来荣光,自己也跟蹭到好处。 指不定上头一高兴,不仅奖励张元林,还奖励街道,增加来年预算,或者多给配几辆自行车,这紧巴巴的日子不就宽裕起来了? “啥也不说了,张元林你必须参加,我相信你小子一定可以,到时候咱们俩都能受益,也不枉我这几年来对你的悉心照顾!” 这话倒是不假,张元林要是在现场听到了也会点头认可。 初来乍到的那一会儿,张元林不适应这个时代,又和大院里的人聊不来,街道处主任没少登门帮忙解决一系列的麻烦。 直到张元林一个人能独自适应这里的生活,明确表示不需要帮助后,街道处主任才逐渐淡出大院。 然而,人都是欺软怕硬的,最开始街道处主任常来的时候,大院里没人敢碰张元林,就连说话都得小心。 结果等街道处主任不来了,一个个又蹦起来,像贾东旭,许大茂等说话也不再那么客气。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破事儿了,反正现在的张元林能轻松的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不惧怕任何人搞事。 做出决定后,街道处主任带上文件出门,找到了那两个下级职员。 “你们两个,一会儿去准备好信息资料表,先准备个二十分份吧,然后把这份文件拿着,要切实际的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张贴宣传,距离集体活动还很早,你们再去找找合适的人选,每个街道一共可以有十个人报名,务必要择优,这关乎到我们街道的集体荣誉。” 等候在门外的两人一愣,都是欲哭无泪。 心想早知道就不在走道里扯皮了,这是莫名其妙的接了艰巨的任务啊! 你都说了这关乎到街道的集体荣誉,那我们要是找来的十个人都没出成绩,那可怎么办,这不是成了街道的罪人么? 这时,有人想到了张元林,连忙举手说道: “主任,那张元林呢?” 街道处主任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旧手表,说道: “哦,张元林我会亲自去拜访的,他这么优秀的人才肯定不能错过,不过今天是工作日,年轻人都在上班,现在去也见不着,而且我还有几个会议和事情要处理,等晚点吧,临下班的时候你们和我一起去找他。” 说完,街道处主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随后大步离开。 留下两个莫名背上压力,不知道该说他们是大冤种还是幸运儿的职员大眼瞪小眼。 “你说,这个张元林真的可以吗?咱们打听到的事儿不会是假的吧?” 其中一人满脸忧愁的说道。 “不知道啊,现在好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了!” 另一个人同样是满脸愁容,脑子里能想到的唯一希望只有张元林。 因为至少张元林这边还能被人口口相传,可街道范围内的其他年轻人就没被这样宣传过了。 别忘了,几个街道联合比拼,只有三个获奖名额。 考虑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有人会意外来不了,但少说也有四十五名参赛选手,这么多人抢三个荣誉,平均十几个人抢一个,来的还都是各街道的佼佼者,这怎么看都是相当艰难的事情! …… 与此同时,轧钢厂。 张元林搞创新的事儿已经成了今日最新鲜,最火热的话题。 不过,张元林搞的就是木工的活儿,和轧钢厂的各大工种都不相干。 所以,这个话题主要就是扯皮唠嗑,而非真正的技术型讨论。 要是张元林搞的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方面的创新,那别说轧钢厂的员工了,连厂领导都会亲自找上门。 可惜,这就是木匠活儿,大家谈论起来也就是图一乐呵和新鲜。 所以在当事人所在的部门,同事们都在议论这一点。 “张师傅,我是真想瞧一瞧你做的那玩意儿到底有多么的神奇,我去外面巡查一圈,听到全在说你的事儿。” “就是啊,不就是一木头做的东西,有那么厉害吗?听说就是用来饲养活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用机器做的呢!” “可不是么,木匠的活儿我思来想去不就那些东西吗,还能新鲜到哪里去,张师傅,你不会是用机器做的吧?” 已经定好价格的张元林也开始加入聊天,划水摸鱼。 还别说,听到大家在议论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玩意儿,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 可外出巡查的同事们一回来,就忍不住猜测张元林到底是用什么方式搞出来的这个能掀起全民话题的东西。 这个年代木匠不稀奇,随随便便就能找出来,反正有锯子,有榔头钉子就能开整,可如果是用机器搞创新,那绝对是稀罕的一批。 面对众人的质疑,张元林不由的脸色一正。 “可别乱说啊,这年头能买得起机器设备的,哪个不是老板,我一个机修工,有钱娶个媳妇就不错了,还想搞机器设备,做梦呢?” “他们议论的是真的,我的确是做了一个饲养活禽的东西,而且做的就是木匠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