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相貌才情都十分般配 (第1/1页)
第177章相貌才情都十分般配 第二批喷雾机和阳公秉的回信同时到达。 这一次,送来的数量更少,仅仅八十个。 光登记交了定金的人,就达到了两两多人,这远远不够。 喷雾机摊位被大家堵的水泄不通,登记的人吵闹着他们交了定金,现在就必须要到货。 衙役们只能按照交定金的顺序,先后给他们喷雾机。 拿到喷雾机的人,都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 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最兴攀比,别的人家有喷雾机用,他们怎么能没有。 于是,就出现了,好几个大户人家的下人,拦着刚买到了喷雾机的老农,重金从他们手中买到了二手的崭新喷雾机。 这一下,就让有些人看到了商机。 喷雾机如此技巧,若是他们制造,再卖到别的地方去,一定能赚很多的钱。 但他们到底是畏惧官府,也只敢想想,不敢和官府抢生意。 既然不能自己私自造喷雾机,他们又想到了另外一种谋利的方式。 想买喷雾机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现在只要先交定金,按顺序就能先拿到货。 他们可以派人去排队登记,低价买到官府出售的喷雾机,再高价倒卖出去。 想到这种赚钱法子的人不止一个。 于是,官营的喷雾机摊位,很久就被黄牛们排成了几百米长的长龙。 真正想买喷雾机的普通农民,却连登记的机会都没有了。 曲元献得到回信,又听到衙役们对喷雾机摊位的细致回禀,思考良久,当天夜里就下了决心,召集平阳县技艺出众的木匠,在平阳县先建两个喷雾机工坊。 ......他本来是想再考察几天的,但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平阳县的木匠要比卧乾镇多很多,光整个县里的木匠,就够先建一个工坊了。 工坊也不用新建工坊,曲元献直接把大家安排一户附近能有原料的农庄里工作,予以农庄租金。 人凑齐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技术。 喷雾机毕竟是精细的手艺活儿,没有个几年木匠功底的人,就算有赵生亲自教,也根本就造不出来。 就算是木匠大师,刚开始也要模仿捣鼓一段时间。 不是木匠大师,只是普通的木匠,想做出结实精美的喷雾机,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 阳公秉很想派赵生去,但赵生最近忙活活字印刷机的模字,雕刻的已经走火入魔了,而且,这么赶工的时候,杨泉子也不会同意他去。 阳公秉知晓赵生在崔家一直有活儿要忙,却不知道是忙活字印刷术的雕刻工作。 杨泉子之所以一直不告诉他,就是想等完整的活字印刷书出现,悄悄地惊艳所有人。 赵生不能去,就只能另外选人去了。 确定好人选,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去了平阳县。 他们不是头一次去平阳县,而这一回,坐的却是官家的车马去的,感觉这辈子都值了。 平阳县的喷雾机工坊如火如荼的展开,阳公秉却也在思考下一步的惠民大计。 等平阳县的工坊可以正常运转了,对他们工坊的喷雾机需求量就会大大减少了,或者是不需要了。 只供给他们卧乾镇的话,工坊工匠的活儿就会变得很少,长期下来,账目盈利也会大大减少。 这些日子,靠着喷雾机,卧乾镇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阳公秉把喷雾机赚到的财政收入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民生民计,修桥修路扶贫援助等等,另一部分,则有计划的继续实行官营产业发展。 白梧桐之前说不用顾及楚王妃,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洁纸。 喷雾机在卧乾镇的市场饱和,阳公秉就去问了白梧桐能否开办洁纸工坊。 楚王妃用白纸方子是为自己谋利。 阳公秉拿洁纸方子,是想造福一方百姓,而且还是用钱向自己买的方子,白梧桐为何不同意,她当然同意了。 阳公秉给了白梧桐整整一万两买下洁纸方子,还很歉意地认为钱给少了。 楚王妃得了白纸方子,卖白纸,那钱就跟流水一样进,洁纸比白纸还有价值,阳公秉自然觉得亏了白梧桐。 一万两真心不少了,而且,以后有人看中巨大的洁纸利益,要找的人也是找阳公秉,白梧桐觉得一万块钱买个安心很划算。 阳公秉得了白梧桐同意,立即向曲元献请求建立洁纸工坊。 现在着手建洁纸工坊,洁纸工坊需要的造纸机,就能让喷雾机工坊闲下来的木匠们开始做了。 除此之外,洁纸工坊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很多个劳动力岗位,入职的百姓们能有另外的收入,卖出洁纸,财政收入也会达到卧乾镇有史以来的顶峰。 卧乾镇有了这笔巨大的财政收入,一定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曲元献收到阳公秉的信件,再一次感叹阳公秉出色的行动力和尽职尽责为民态度,若凌国的官员,人人都能像阳公秉这般务实,百姓们就不愁没有好日子过了。 曲元献看完信,立马写回信,批准建官营洁纸工坊。 ......喷雾机工坊已经开了官营工坊的头,再来一个价值远比喷雾机更大的洁纸工坊又有何惧。 何况,白梧桐制造的洁纸这么好,他用了都想继续用,为什么不建! 现在就建! 而且还要建的轰轰烈烈,让整个凌国人都知道,洁纸是他们平阳县卧乾镇出的,谁也抢不走! 楚王妃也不能! 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平阳县的喷雾机作坊进入正轨,阳公秉的洁纸作坊也一切进展顺利,下个月就能正式开工。 曲元献打算去参观一下。 自从崔家人在玉灵山重新安家,曲元献就想去看望他们,结果到现在都没能去 除了参观洁纸工坊开工,下个月还是杨泉子的六十大寿,曲元献即便再忙,也想要去一趟卧乾镇。 除此之外,曲元献去卧乾镇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和崔世泽相商。 他小儿子曲良华丧妻已经四年了,膝下只有一个四岁的小女儿,崔令仪守寡也四年有余了,两人相貌才情都十分般配,曲元献想让曲良华娶了崔令仪。 夜深人静,他与曲夫人相议时,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