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 南征【感谢爵爷打赏!】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四百零九章南征【感谢爵爷打赏!】开国一脉这是疯了吗? 得知北静王妃竟敢在小冯灿的满月酒上示威,冯一博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有些疑惑。 如果说这是开国一脉想要狗急跳墙,那也不该在这个时候朝他呲牙。 毕竟,真正咬人的狗都是不漏齿的。 难道是甄家的事泄露了? 毕竟警示馆开业这么久,每天人流量又那么大,有些消息传回来也是正常的。 仔细想想,北静王妃此番作为也确实有些色厉内荏的感觉。 按照北静郡王的性格来看,很可能并非是他授意的。 北静王妃自作主张? 可就算冯一博懒得和一个女人计较,对于这样的事他也必须有所表示。 不管是不是北静郡王授意的,这样在公开场合,尤其还是在他宴请的时候来砸场子,冯一博都要给开国一脉点颜色的瞧瞧。 不然小阁老的威信何在? 如果是平时,其实只要一道命令封锁开国一脉的海外生意,就能让对方低头。 可现在新政执行在即,冯一博想要围三阙一,给对方留条活路。 以避免开国一脉多方利益受损,而导致狗急跳墙。 所以,这件事要么就先放放,将来给对方一个狠的。 要么,就只能从朝堂上找回来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冯一博的决定是…… 准备双管齐下。 然而,还没等他出手,就收到一个重大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冯一博暂时熄了和北静郡王朝堂争雄的心思。 「看来开国一脉是不准备接受新政,北静王妃应该是知道内情,所以才过来试探?」 看着南面传来的军情,他的眉头微蹙。 这份军情来自南边,大意就是: 因占婆多次挑衅,交趾南安郡王府联合粤海将军,还有沧澜国组成联军,于本月出兵,三面夹击占婆,誓要让对方知道大魏天威。 如果是之前,冯一博很希望看到这样的消息。 他一直想要推动大魏扩张,还在倭国打好了样儿。 期待着大魏能够开始对外用兵,获得更多的利益。 可对方选择这个节点,显然是有所针对。 新政执行在即,大魏不宜两头用兵。 不然很容易让人觉得当今朝廷穷兵黩武,借新政之名收刮民脂民膏。 这对新政在民间的口碑十分不利,推行的时候必有阻碍。 二则是,对方借王子腾先斩后奏之机跟风,让朝廷暂时无法处置,只能看最后结果而定。 然而,占婆和北地的鞑靼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难度。 首先,北胜南败的概率极低。 朝廷的心腹大患只有一个,就是鞑靼诸部。 占婆虽多有侵扰,在大魏看来却是纤芥之疾。 最多是下旨申饬,再收复失地。 而如果南北都败了,追究起来也是王子腾的罪责更重。 到时候朝廷元气大伤,此后只能以防守为主,很难再主动用兵。 这关系到朝廷未来的政策导向! 如果北败南胜,朝廷只能以此遮羞。 重处王子腾的同时,还得重奖南安王府和粤海将军。 若是北胜南胜,朝廷两面都要给足奖赏。 可以说,开国一脉这一波在政治上赢了大半,剩下一小半才是战争的结果。 只要南安王府稳扎稳打,等待王子腾那边结果一出,要么是得到更多的奖赏,要么就是打击冯一博 等,推行新政又维护王子腾的官员。 想到这里,冯一博暗叹一声。 除非他让东海郡去搅局,不然只能让对方先占点便宜了。 不过只要新政能顺利推行,这点便宜给他们又何妨? 思考再三,冯一博没有继续安排人攻讦北静郡王,也没有联系元春。 他选择坐看事态发展,一切等新政推行之时再说。 随后的朝会上,自然又是一番激烈交锋。 侍班官员刚一宣读完南面的军情,立刻有新党的御史跳出来弹劾道: 「启奏陛下和太后,占婆和鞑靼不同,鞑靼是大魏的心腹之患,而占婆乃我大魏藩属之列,太祖当年让南安王府镇守交趾,也未曾派遣重兵,实乃驻守大魏南大门之意,如今南安王府和粤海将军擅离职守,擅启边衅,实在有违太祖遗命,应当立刻下旨命其撤兵,并严加惩戒!」 经历上次王子腾的事,开国一脉已然成了新党的政敌,不用冯一博授意就有人站出来。 这就是党羽的作用,很多时候不用表态也会有人争先恐后的为你服务。 「此言差矣!」 御史刚说完,就有开国一脉的人上前朝丹陛一拜,继续道: 「启奏陛下和太后,占婆也不是一次两次侵扰交趾了,这一次南安王府和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