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风云变幻 (上) (第2/2页)
标,不过她表现得更为强烈罢了。 就在这时,化纤厂来了两个大学生,也就是从技校考上大学的南中瑞和叶寒,技校同届化纤班的同学 叶寒上设备科了,南中瑞上技术科了,这天正好是丁段白班,鞠主任调走了,车间新来了一名车间主任。 工段长邹冬雪在和新来的车间贺主任汇报工作,技术科的黄科长就带着新来的大学生南中瑞,到车间来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情况。 工段长就让教练员司辉,接待他们介绍一下车间里的生产情况。 司辉一听说是新来的大学生南中瑞,两眼放出了灿烂的光芒,虽说曾经也是技校的同学,但不是一班,所以并不认识。 于是,司辉就笑魇如花般的看着南中瑞,伸出了自己的手,热情的和他握着手说:“欢迎大学生的到来,我叫司辉,是丁段的教练员”,当一握上南中瑞的手时,她的心头就一颤,莫名的有一种激动涌上心头,脸似乎也发烧了。 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的变化,她松开南中瑞手的同时,把脸扭向了黄科长,然后看着黄科长说:“科长您回去吧!这也是我的同学,没事的我领他到处看看介绍一下生产情况就行了” 黄科长一边点头一边说:“那好那好,你们熟就可以了,我先回去了。” 看着黄科长走了,司辉对着南中瑞笑得更甜蜜了,语调也温柔了很多:“南大学生,我们边走边说,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车间的概况,你看我们这个车间面积大约在一万平米左右,车间高在7米左右,上面的空调设备都是目前最好的日本进口的空气调节设备,车间温度常年在22度左右,不能有变化,不然保证不了丝的质量” 说着冲南中瑞甜甜地笑着问:“你热吗?渴不渴?不然我们到车间歇一会?”南中瑞摇摇头也笑着说:“不热也不渴,你接着介绍。” 司辉笑得更加亲切地说:“好的,谨遵圣旨。”南中瑞听罢哈哈大笑起来:“你好有情趣” 听到表扬后的司辉笑得更迷人了:“我们厂的原丝都是在省城石化公司买的,产品更是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而大车间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假捻车间,二是倍捻车间,三是倒框车间,四是分丝包装车间。 现在这四个车间统称为大车间,人员构成总共大约有800多人,分四个工段,甲、乙、丙、丁三班四运转,管理是一条龙的模式,也就是甲段生产的半成品假捻丝,由下一个班进行一次倍捻纺出来,再由大下个班倒框加温倒下来,最后到下下个班进行分捡包装,成品丝就出来了。一个月下来每个工段生产多少吨丝质量怎么样就统统清楚了。 整个倒班秩序是由一个工段长大循环管理的,每个程序有带班长进行负责,每个工段大约在180人左右,挡车工都是女同志担当,年龄都在18-23岁之间,是生产的主力,其余的是动力车间也就是管电气的师傅和保全工段也就是管维修的师傅,基本上都是男同志,他们为车间的生产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说着他们二人来到了6号机组,这台机器刚大修完毕,女工们正在升头。 司辉和南中瑞来到车间两台车中间的过道上,这里视野最宽阔,从前望到后,司辉的心澎湃起来了好像是这里的女皇一样,指点江山似的靠近了南中瑞。 因为车间里的噪声太大了,所以司辉边抵近他的耳朵边说:“假捻车间共有十四台假捻机在运行,每台机共有四个区域288个锭位,每个区是72个锭位,正捻和假捻是一组,能纺出三十六桶丝,一个机器是144桶丝,每桶丝大约1公斤多一点,一台车每个班的产量大约在七八十公斤左右。每个班的产量大约在一吨左右上下浮动,一天是四吨左右,一个月下来大约在110-120吨左右。 听着司辉滔滔不绝的介绍,南中瑞只听了个大概,大庭广众之下,轰隆隆的噪音之中也不好意思离得太近,二人边说边走一直走到车间的尽头,听完介绍之后,让新来的大学生南中瑞很是高兴,也大体知道了大车间的生产情况。 最重要的是,司辉给南中瑞的印象特别好,热情大方,思想敏捷,长相虽不算俊美,但还看着顺眼,大个身段窈窕,一看就是个阳光灿烂的女孩。 临走时,南中瑞看司辉的眼光都多了一份柔情,用富有磁性的声音低语道:“我在技术科有事可以去那里找我。” 司辉听到这里眼里放出了无比灿烂的光芒,歪着头看着南中瑞,略显娇嗔地回:“我有时间一定去找你。” 南中瑞向她挥挥手向车间外面走去,司辉紧随其后,把他送到了车间的外面,一直用深情的目光目送着南大学生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他消失在办公楼里她还在花痴般地呆看着,想像着南中瑞搂着她走向大门口的情景,嘴角向上挑着幸福的笑出了声。 直到有人从车间里走出来,门开了一股巨大的噪声从车间里传了过来,才打断了她已飞向南中瑞的思路,缓过神来反身走回了车间 南中瑞走了,同时,给司辉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她的心里如同喝了蜂蜜水一样,一直甜蜜蜜的好舒服。 整个班下来,她都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当中,见谁都笑,手舞足蹈的好像心花在怒放,对同事的态度可好了。 工友们都说:“今天的司辉,看起来让人心爽多了,”这个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想象目前来说已超越了现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