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_第两百五十章 头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章 头名 (第1/2页)

    说是董良主持工作,但是哪里需要董良动手,董良下面自然还有下属。董良给廖化一个手势,示意开始。廖化仍然是带有不快的看着高台。不过是没有耽误事,放开通道,命令考生入场。“来了,来了!”场外的老百姓,很兴奋的看着十几位考生龙行虎步的进入场地。廖化却仍然盯着高台看。他不是在看别的,就是在看周仓。廖化很是不爽,没想到就因为自己回来办个事,离开了交州,到了豫章。这再和关羽见面,周仓就已经站在他的身后了。廖化对于周仓的待遇,十分羡慕,也略带嫉妒。可恶!明明是我和关将军先认识的!虽然廖化如愿以偿的用着和关羽一样的兵器,手里的大刀这段时间也练的精熟。周仓却连自己的武器都不能拿在手里,可是……可是周仓手里的,是关羽的大刀啊!廖化也想要啊!廖化心里的碎碎念并不耽误武举考试的最终考核。事实上,这最终考核本来的目的是最后较量一番再决出个胜负,定定名次。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关关的考下来,已经有一位考生的总分一骑绝尘,哪怕是最后的对打不得分都足以让他坐稳头名的位置了。因此这最后一场比试,其实还是给百姓们表演一下,搞一场表演赛。另外关羽要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让他们拼一拼,考察一下心气。并且在这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得到了头名,也有助于他们对于给予他们荣誉的官府以归属感,增强他们的忠心。先下令,让众考生热身一下,准备准备。在万众瞩目之下,十二位穿着相同服装的考生,有的比较低调内敛,随便活动活动手脚。有的好似人来疯,人越多越兴奋。在擂台边翻起了跟头,引得百姓们一阵叫好。关羽和董良在高台之上并不在乎这些人的闹腾和表现,回头手底下自然见真章。但是那头名却看不过眼这些哗众取宠的。享受着民众的欢呼,就这么点本事?有什么好显摆的。只见他一脸桀骜,挽挽袖子走到场地中央。他似乎是自带一些气场的。周围的考生都不自觉的安静下来给他表演的空间。只见他杀一杀裤带,将下摆掖在腰间,举起两拳,紧紧靠在胸前。胸脯鼓鼓的,好似两块硬木,一脸的严肃,绷紧浑身的rou,怒目圆瞪!一跺脚,拳头离身,好似两条大蟒蛇随着身体在连着肩头狂舞。蹲跳转越,拳打八方,手起风声,呼呼作响。腿也快,拳也猛,少有一飞脚起来,带起一些尘土,身形飘在空中,落地时却不摇不晃,稳如泰山,起身似鹰,落地似豹。迅猛的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他的动作却一点不乱,每一个动作都是四平八稳,来回利落。来回打了一趟,绕着擂台一圈,众考生只好面带不满的不得已远离这蛮牛,将擂台让给他一个。走完了一圈,才精气神收拢回来,好似燕归巢。四周的安静持续了两三秒,随即爆发的山呼海啸。老百姓人人叫好!“好!”“打的漂亮!”他们哪里看的出来什么手法妙不妙,只知道这个汉子打的又猛又快,像野兽一般,众考生不敢与之抗衡,这不就是好吗?反正百姓们是看舒服了。心里感叹不虚此行。而这汉子,则睥睨四方,虽然这拳脚工夫就拿来热身一二,但是就这热身的功夫,我也比你们强!但是这四周其他的十一个考生被抢了风头就不是那么开心了。看着这汉子,心里暗想,打的再漂亮也不过是花拳绣腿,热身而已,稍后要和你在兵刃上见个高低,看看战场上谁才是大丈夫!董良也看的精彩,不愧是他!扭头对诸葛亮道:“这个魏延看武艺确实高明,还这样年轻,是个可造之才。不过看他性格过于桀骜,还需要打磨打磨。”诸葛亮笑着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董良还不知道,诸葛亮和关羽在阅卷后已经对于这个义阳人魏延有了初步的评价。董良也没想到,这个武举考试,真的钓上来一个大鱼。魏延的本事怎么也是不输于甘宁,太史慈的。而且魏延还年轻,只是性格上有些缺陷,桀骜偏激。不过董良想,既然提前知道了,就暗中引导诸葛亮和关羽进行教育。最起码目前来说,还是有希望好好的调教一番的。毕竟论智谋,论武力,魏延总是要差一些,这样骄傲的人,旁的人他不服,但是比他强的人容不得他不服了。随后廖化按照考试安排,对着众人道:“身体活动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抽签,捉对厮杀,决出头名。”廖化话音一落,一仪仗兵捧着签盒,让众人抽签。魏延却在擂台之上高叫道:“还抽什么?论分数我已经是第一!你们想拿这个头名,还不上来将我打倒!”“不打倒我,这个头名谁也不用争了!”“来来来!快上擂台来!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实至名归!来!”魏延在台上叫嚣着,众考生也被激怒,群情激奋,就要上去干他。老百姓在外面高喊着起哄,“上去!上去!”“上去打!”不过廖化如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山匪,早就能稳定一方。手下锣鼓一敲,铛铛两声!“肃静!”“肃静!”廖化在马上,持刀而立。道:“魏延,不可无故生事!”“武举考试,自由章程在此,任何人不得违规,违者逐出场外!”廖化一番宣明教令,众人不敢再有所违背。尤其是魏延。学习兵法越多,越明白军法不可违背。而魏延自然是知道,如果是廖化没有正式制止自然有可以插诨打科的空间。但是廖化既然已经宣明将领,若士卒不听就是士卒的错,需要受军法处置。这些武举,都是来考试从军,做军官的,尤其是最后剩下的十二个,宣明将令之后,也都老实了下来。这就是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的道理了。众人老老实实的接受安排,各自抽签对垒。十二进六,六进三,最后三人混战。旁边的侍卫拉出来一个板车。板车上是十二套盔甲,不过是藤甲。最后比试兵刃,自然要注意防护,但是擂台边兵器架上插着的武器都是木刀木枪,不是真的。玩真家伙,一场武举,选出来的优秀人才砍死一多半,那也太得不偿失了。刀剑无眼,哪里能像武侠小说里那样点到为止。何况是武举考核,就是要血拼,想要打出刚好把兵器架到对方脖子上,不差分毫这样秒手,分出胜负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关羽揍小孩都做不到。因为但凡被击败的人害怕的动弹一下,那刀锋就直接把皮rou豁开了。实在太危险。现在用木制兵器对拼,也得防护,这选的和真兵器虽然差别大,但是尽量模拟真兵器的重量。选的木头都是硬木。这些猛将莽汉,拳头都能打死人,更别说拿着木棍了。而如果用铁盔甲,这木制武器伤害又太低,不好判断。毕竟不是说你用武器包上枪头点上石灰,打起来谁身上印子多,谁就输的。这样也不适合真正的厮杀,这选拔的是要参军的自然要尽量向真实的靠拢。你这力气大小,戳的正不正,使上力气没有,都对能不能破甲有影响。要是不能破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