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送你两句批语 (第2/2页)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回大理,虽然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但只要耐心静候时机,说不定也可以像他大哥段正明一样,时机一到就白捡一个王位。 “段兄明白就好!” 宁复也笑着站起来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宁复忽然迟疑了片刻后,这才再次道:“段兄,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宁兄你太客气了,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段正淳已经将宁复引为知交好友,恨不得把心都掏给对方。 “那我可就说了!” 只见宁复略一沉吟。 “段兄你命中注定只有一子,而此子的能力远超于你,日后能否振兴段氏,恐怕还要落到这个孩子身上!” “真的!” 段正淳闻言喜形于色,为人父母,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 “自然是真的,段兄你日后可能会遇到不少挫折,到时不妨把精力放在这个孩子的培养上!” 宁复十分好心的提醒道。 历史上段正淳虽然白捡了个王位,却活的十分憋屈,政治、生活双失意。 《大理古佚书钞》录有一段段正淳写的赞妻文。 “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妻比高低。” 堂堂一国君主,怕老婆怕到如此理直气壮,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反倒是段正淳的儿子段和誉,曾经励精图治,想要从高氏手中夺回大权,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 “我明白了,多谢宁兄的提醒!” 段正淳再次向宁复道谢。 饱餐一顿后,段正淳向宁复告辞,第二天一早,就率领使团匆匆忙忙的离开了京城。 “段正淳真的走了?” 垂拱殿中,刚接到段正淳已经离京消息的赵煦也一脸的不信。 前几天段正淳还一直守在皇城门前,死也不肯离开,结果昨天宁复去了一趟,对方不但离开了城门,而且还带着使团回大理了,这可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启禀官家,这件事千真万确,奴婢的人亲眼看着大理使团离开的!” 站在旁边的童贯满脸带笑的回答。 “昨天宁复都干了什么,怎么段正淳忽然就离开了?” 赵煦再次好奇的问道。 “据奴婢打探到的消息,昨日宁博士带段正淳去了宁记菜馆,然后两人吃了顿饭,分手之后,段正淳就命使团的人准备离京的事了。” 童贯再次回答,做为天子身边的近臣,他手中掌握着一支秘密的力量,负责做为天子的耳目。 “有趣!真是有趣,宁复真是神通广大,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 赵煦拍手赞叹道。 菜做的好吃,又能写出青玉案这样的诗词,还懂得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甚至对政务上都很有远见,这让赵煦都有些看不透宁复了。 “对了,太后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赵煦感叹完后,忽然又想到另一件,当即向童贯问道。 “这……” 童贯似乎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有话快说,有什么可犹豫的?” 赵煦看到对方的表现也不由得怒道。 “官家息怒,太后的案子交给章公后,章公似乎对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所以现在这桩案子也没什么进展。” 童贯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上次刑恕送上密本,举报高太后与宰相王珪在世时,曾经密谋废弃掉赵煦另立新帝。 这件事也让赵煦大为恼火,于是命章惇彻查此案,可是这都好多天过去了,章惇却还没有禀报这件案子的结果。 “章公对这桩案子不上心!” 赵煦闻言眉头一皱,他对章惇极为信任,否则也不可能任由对方把持政务。 但在高太后的事情上,赵煦和章惇的意见还是有了分歧。 “哼,召章公进宫,朕要亲自查问此案!” 赵煦当即一拍桌子怒道,做为皇帝,他最无法容忍别人染指身下的皇位。 更何况当初高太后压制他太狠了,虽然他嘴上不说,却积攒了一肚子怨气,现在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当然不能轻易的放过。 “奴婢遵命!” 童贯当即答应一声,不过心中却暗自叫苦。 高太后和王珪都不在人世了,这种案子根本没有查下去的必要,这也是章惇阳奉阴违的原因,可是看赵煦的样子,是想借这个案子,把对高太后的不满全都发泄出来。 这要是真查下去,还指不定会查出什么事情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