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国士无双,生死不论 (第2/3页)
核的人,可由左门而入,其它人,皆行右门!” 有四名男子去向了右门,而有两男两女则是走向了左门,并且,拦在了左门前,开始检查名贴。 “江兄,相信自己!”柳弘毅给他打气。 李泽广和唐解之同样祝福了两句。 蔡文姬没有怎么说话。 只有梁婉儿显得有些紧张:“江公子,我听说这次参与考核的人不少,但我相信江公子一定行的!” “这是自然。”江朝歌微笑道。 他原本过来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可是,现在的情况反而是没有退路可言,他必须要拿到三个名额中的一个。 …… 左门前。 四名学宫的弟子们正在查看名贴。 江朝歌走了上去,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名贴递到了其中一个女子的手里。 女子长得极为清秀,长发披肩,皮肤白净。 接过江朝歌递上的名贴。 女子的目光就变得有些诧异:“咦?你就是江鱼儿?淮安县乡试的头甲,那首《凤求凰》就是你写的?” “是的,师姐。”江朝歌礼貌回应。 “师姐?”女子愣了一下,认真的看了他一眼:“江解元,你现在可还未入我稷下学宫,现在就叫师姐是不是早了些?” “今日便可入了。”江朝歌回以微笑。 “江解元还挺自信的嘛。”女子浅笑着点了点头:“既然是这样,师姐就要给你一个善意的忠告吧。” “还请师姐示下!” “记得保存实力,最后一关……才是最重要的哟!” “原来如此。”江朝歌立即施礼:“就是不知这考核共有几关?” 女子便凑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一共是三关,都是我稷下学宫最美的景致,我偷偷的告诉你,你可莫要告诉别人。” “好的,师姐!” 江朝歌刚准备再次表达感谢,就听到前面的一个同样穿着学宫服饰的男子喊了起来:“此次考核一共是三关,大家可以在前两关时适量的保存实力,明白了吗?” 声音极大,众人皆闻。 于是,马上便有回应声响起。 “多谢师兄提醒!” “多谢师兄!” “……” 江朝歌就再看向面前的女子。 而女子则是一脸平静:“江解元,我忠告都说完了,你为何还不进去?” “我想问问师姐的芳名?”江朝歌再次说道。 “叶葳蕤。”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师姐这名字,真好!” 江朝歌赞了一句,没有再多说,大步进了学宫。 叶葳蕤则是一下愣在了原地,口里不停的回忆着刚才的诗句,一时间竟然有些忘了再查看后面人的名贴。 直到有人提醒她:“师姐?师姐轮到我了!” “啊……”洛葳蕤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抹红润:“好诗句,这个江鱼儿……果然是诗才惊世,怪不得夫子会亲自参与这次的考核。” “咦?前面过去的那位便是淮安县的江鱼儿吗?” “对啊。” “没想到他还真来了!他刚才吟诗了吗?吟的何诗?”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好诗句!” …… 小小的一句诗词。 让参与此次考核的学子们,目光皆落在了江朝歌的身上。 一瞬间,就成为了焦点。 不过,江朝歌并没有引以为意,因为,此次在场的人中,成为焦点的并不止他一个。 还有姜晨水。 那是一个身上穿着一件藏青色道袍青年,背上斜背着一把长剑,眉毛有着粗重,目光则是非常的锐利,犹如一把藏着锋芒的宝剑。 国士榜上有名者,岂有弱者! 除此之外,江朝歌还在众人的议论中认识了几个人。 大国师的第七弟子——格格巫。 一个穿着绿衣,戴着一顶绿帽的青年,身高……挺矮,大概只有一米六的身高,而且,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在人群中看着并不算显眼。 不过,能被大国师收为亲传,实力自然不可能差。 再来…… 就是一个少女引起了江朝歌的注意。 因为,这个少女站得离他很近,而且,穿着打扮实在有些过于惊艳了一些。 她的身上穿着一件火红色的长裙,在长裙之外又套着一件百花纹路的银甲,这银甲一看就极为非凡,上面流动着火红色的流光。 最特别的是她手上的那杆长枪,枪杆由螺旋的金纹锻造,枪尖则是呈现出幽蓝,如同一颗水珠一般。 少女就站在他的三步之外,一双大眼睛紧紧的盯着她,目光不断的在他的身上扫来扫去,樱红的嘴唇似乎正在念叨着什么。 看起来,似乎有某种“下作”的打算。 江朝歌未能听清楚少女说什么。 不过,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一件宽大儒衫,胡子有些花白的老者走了出来。 立即便有人叫了起来。 “是方大儒!” “晚生,见过方大儒!” “方大儒好。” 马上就有一堆人向着这位老者行礼。 江朝歌并未见过老者,自然就没有主动上前。 而片刻后…… 原本在左门的四名学宫弟子也走了过来。 四人同样向老者行礼,接着,便都站到了一旁。 被称为‘方大儒’的老者,站立在众人的面前,目光轻轻的在面前的众人身上扫了一眼。 “老夫,方孝经!” 方孝经?!江朝歌终于知道这位是谁了。 因为,在淮安县的时候,他就听过一件事情,说蔡文姬之所以成为翠微楼的花魁,就是因其曾受过方孝经的赞美。 一句赞美,便可成就一个绝世的花魁,这位方孝经在大秦的名望,可想而知。 …… 方孝经并没有作过多的自我介绍。 因为,方孝经三个字,便已经足够了。 他在说完之后,又接着说道。 “众位都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今日集聚于稷下,也是我稷下学宫之幸!此次特招典仪,乃是由夫子亲自主考,我方孝经只是一个引路之人,不过,既然是考核,有些规距还是要提前讲明,请各位谨记!” “是!” 众人都是齐齐点头。 方孝经同样将双手合拱,以儒礼回应:“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