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策论结果:千古功业 (第3/3页)
你可有拿到?”墨染再问。 “未曾。”吴素摇头:“佛门金刚空相,趁机夺走了铜人,我虽追了出去,可是,却还是让他跑了。” “佛门?这些秃驴实在可恶!”墨染骂了一句:“乐信侯赢供奉给我们来了信件,保举你入为内门弟子,你现在是何修为?” “回副家主话,吴素现在已是一名大傀儡师。” “什么?你居然已经是大傀儡师了?” “是的。”吴素点了点头:“父亲死时,我伤心欲绝,不知为何便破了境,成为了一名大傀儡师。” “倒是一场机遇。” 墨染点了点头,刚准备再说点什么,一直没有开口的墨家家主墨兼却在这时插嘴了。 他的目光看向一旁没有说话的墨灵:“灵副家主,还没有亲传吧?” “呵呵,家主又偏爱了……”墨染叹出一口气。 墨兼就看了墨染一眼:“染副家主已有三名亲传,我有何偏爱?” “是我唐突了。”墨染笑了笑。 墨灵当然知道墨兼的意思,此时也看向了吴素:“二十岁不到的大傀儡师……吴素,你可愿意归入我门下?” “弟子愿意。”吴素马上点头。 “好,那从今日开始,你便是我墨灵的唯一亲传弟子,许你进入‘藏书阁’研读三月,而后,随我一起修行。” “多谢师父!” “以后,你就不要再叫吴素了,改名叫墨素好了。” “是。” 意外之喜。 原本以为要花更多的手脚,结果,因为进境大傀儡师,直接被墨灵看中,收为亲传。 江朝歌觉得这波,血赚! 而接着,他就听到墨灵说道:“为师有些泛了,要去沐浴了,你一路风尘……便与为师一起吧。” “???”江朝歌。 没敢怠慢,立即点头跟上。 上来就沐浴? 这谁顶得住? 这墨灵的门下,不会只有我一个吧? 江朝歌这样想着的时候,墨灵也开始给他介绍门下的情况。 随着墨灵的介绍…… 他才知道墨灵门下的弟子数量其实还挺多的。 虽然,只有他一个亲传弟子,可是,内门的弟子却有不下五十个,还有一大片的外门弟子……总人数有不下三百。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墨灵门下的弟子,清一色的全部都是女弟子。 “好家伙!我江某人真的是来清修的啊!” …… 对比墨素的待遇。 空相这边就是另一副场景了。 虽然,因为路程的原因,他现在还未到达西域的佛门重地大雷音寺。 可是,一路上,他路过的禅院,却是清一色的和尚。 而且,还要吃斋饭。 太苦了! …… …… 淮安县。 某个庭院之中。 粉面书童终于收到了京城的回信。 于是,他马上便找到了正在书房中写着字的龙吟。 “公子,京城来信了。” “噢?” 龙吟放下了手中的笔,接过书童递过来的信件,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到一会儿。 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好,梁尚书这件事情做得倒是不错。”龙吟的心情看起来极佳。 “公子这么高兴,想必是梁尚书对江公子的策论有了评论?” “嗯,梁尚书说他召集了治河令还有相关人员一起讨论了一天一夜,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众官都对此策论有所争议,但随着大家一起推敲,渐渐声音归于一统。” “难道,真的可以治河?” “何止是可以治河?”龙吟站了起来:“如此按照梁尚书的结论,若按此治河论而施行,墴河水患,尽可根除!” “根除?!这……这可是几百年,不……千年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啊!” “没错,墴河水患千百年来一直以‘堵’为主,可是,越‘堵’就越严重,江鱼儿这篇策论一改前者的理念,以‘疏’为主,以水束沙,治河先治沙……若是真的能实施下去,那将是千秋伟业,万民之福啊!” “嗯,公子有建立伟业之志,又有为万民福谋之心,小人一定会追随公子左右,只是……公子现在……” “现在怎么了?” “现在,以我大秦的国力,恐怕难以实施太过浩大的工程,公子……是否要稍微慎重一些?” “……”龙吟沉默了。 因为,他知道书童说的事实。 没有再站着,他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 他的目光再次看向手中的书信,因为,在书信的后面……梁尚书其实也做了一些初步的“预算”。 这个预算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就是要提醒他,此事确实可以立下千秋功业,造福万民,但是,此事恐怕也难以实施。 沉默了片刻。 龙吟重新看向书童:“你有何策可以让这治河论实施下去?” “以小人之策,既然已经确定了江公子的策论可行,便该做一些保护……待到公子亲政之日后,再……” “亲政?朕要何时才能亲政?” “这……按照大秦律,年满二十便可以亲政。”书童慌忙回道。 “年满二十?你真觉得朕年满二十,就可以亲政了吗?先秦昭襄王……在位五十五年,可真正掌握的时间不过十数年而已。” “……” 龙吟又说道:“即使是我大秦实现天下一统伟业的始皇帝,也是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才得以渐渐掌权……你觉得朕比他们更强?” “……”书童便不说话了。 龙吟似乎看出了他提的问题书童回答不了。 自然也就不再多说,只是感叹了一句:“你们虽跟随在朕左右多年,可是,却都只能帮朕做一些小事,真正的大事,你们却是一个都帮不了朕……帮不了朕啊!” “臣无用!” 书童跪了下来。 守在门口的剑客沈三,同样低下了头。 龙吟叹出一口气,突然目光一亮:“江鱼儿呢?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江鱼儿这几日都宿在了翠微楼,此时天刚蒙蒙亮,估摸着……他应该还在翠微楼内吧?”书童猜测道。 “乡试是不是明日放榜?” “是的。” “好,去准备一下,随朕再去一趟翠微楼。” “公子……您又要去翠微楼啊?可是,我们这几日去那翠微楼,那江鱼儿又不怎么理会公子了,一心只和那文姬姑娘谈诗论画,您现在去……又能干什么呢?” “他会理我的。” “……公子,是准备亮明身份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