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尤家旗 (第2/2页)
发现李承芳容颜消瘦,眼神空洞,整个人好像是被抽空了一样。与当日酒肆相见时,那一种自信从容的潇洒,截然不同。 说话间,天空忽然又飘起了雪,雪片落在王定脸上,冰冷无比,他重重咳嗽一声,向尤振武说道: 尤振武的目光终于看向他,冷冷说道: 王定沉下脸: 一人忽然高声道: 众人一惊,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人正大步从院中走出。 头戴方巾,身穿蓝色半旧圆领袍,三缕长髯,面色严肃。 正是乔元柱。 尤振武侧身闪开。 见到乔元柱,王定惊讶的瞪圆了眼珠子,第一时间,他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呢。 乔元柱冷冷。 王定震惊。> 王定说话结巴了起来,乔元柱是孙传庭最亲信的幕僚参军,在兵部也有职位,历来都是孙传庭到哪,他跟到哪,现在乔元 柱在这里出现,加上尤振武刚刚还说,这里不容他随意进入,他忍不住想到,难道是孙传庭住在院子里吗? 啊,孙传庭从潼关逃出来了? 正这么想呢,就看见正屋的房门开了,一个挎刀的军官,大步走出来,立在门外右侧。 门里,一个穿着官便服的老人正靠坐在椅子里,目光冷冷望着院门口。 王定远远看见,忍不住就吓一哆嗦。 因为他已经认出来了,坐在屋中的那人,正是领兵部尚书总览七省军务三边总督孙传庭。 虽然今日没有穿二品官服,没有两个执事官捧着尚方剑和的大印站立左右,也没有诸多的仪仗,但威严似乎依旧。 王定心中那个后悔啊,早知道孙传庭在这,说什么他也不会来这里避雨。 乔元柱冷冷道。 王定这才仿佛是惊醒了过来,忙不的奔进院中,三步并两步的进到堂屋前,在台阶前单膝跪下,口中报道: 榆林军中把总以上的军功,一共七八个人,也都慌的跟在王定身后,进入院中,向孙传庭跪成一片。 正常情况,军官拜见之后,不论督师总督还是巡抚,都会令他们起身。 但今日,孙传庭却没有立即让他们起身,而是冷冷望着他们。 雪花依旧飘洒,落在院中每一个人的头上。 双手双脚,冷的像是冰一般。 王定心中忐忑,微微抬头,想要偷望一眼孙传庭。 刚一抬头,就听见孙传庭问道: 王定回答。 王定答不出了。 他岂有军功?这一次随大军出征,本想立下一些大功,向那些看不起他的将门军户示威,不想却连连败。 孙传庭冷冷。 这一刻,目光炯炯,威严十足,一点都没有刚才在屋中时的病态。 王定又答不出了,只能叩首: 孙传庭问。 王定不说,只是叩首。 一人忽然答道: 众人都一惊,回头望去,正见一人大步走进院中。 宽袍大袖,文士装束,山羊胡子,走路一步快似一步,却是李承芳。 不顾众人惊讶的目光,李承芳跪在榆林众将身边,向孙传庭拱手,大声说道: 孙传庭皱眉。 李承芳答。 这中间,乔元柱已经回到了孙传庭的身后,低声解释。 而不等孙传庭问,李承芳已经自顾自的回答了起来: 孙传庭怒道。 李承芳再向孙传庭叩首,以头触地:「请督师斩我,首级悬于城楼, 以正军法!」 众人都惊讶。 孙传庭冷颜: 王定跪在地上,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 李承芳忽然直起身子,满脸是泪的喊。 众人更惊。 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李承芳隐隐的好像是在求死。 忽然一人冲进了院子,也跪在了院中。 却是武尚忠,武尚忠叫道: 原来,关于潼关战时的情况,张禄知道的清清楚楚,刚才他在门外,就和尤振武武尚忠说了,不想正听到身为赞画的李承芳自我请罪,真正的罪魁王定却一言不发,武尚忠怒不可遏,冲进来就揭发。 左营守备马大志和武尚忠是同袍,两人原本都是把总,马大志攀上了王定,这才鸡变凤凰,短短一年多,就从把总变成了守备。 马大志面红耳赤,低头不能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