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王安,一朝瓜皮天下知(9000字) (第1/5页)
,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儿曝光了 之前粉丝们还在疯狂争论王安这次能不能红。 现在不用争论了。 他! 红不了! “王安这是要笑死我吗?” “之前好歹能混个路人甲!这次连登台机会都被剥夺了。” “我要是王安,真想找一块豆腐撞死。” “豆腐?你也太看不起王安啊!要我,直接往东风快递上撞。” “王安捧不红,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孙子有毒。” “命啊。” 弹幕已经炸了。 一时间粉丝们都忘了去关注苏晨即将演唱的《发如雪》,全都在讨论王安那可怕的捧不红体质。 台下五佬、歌手们听了也是纷纷摇头。 王安! 真不能碰。 谁砰谁死。 如果苏晨不会唱歌,那这期节目苏晨真就废了。 导演齐松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件事情后,他立刻调整了应急策略,他决定让词曲人们多准备一位传唱人…… 以防万一嘛。 万无一失。 五佬们也是这样想的。 王安以一己之力让整个节目组都变得谨慎起来……幸好还没达到喻学友上厕所必须带三包纸,不然拉不出来的地步。 卫生间。 快虚脱的王安靠在马桶上,看着直播间密密麻麻的弹幕。 发了一条微博: “好想死!” 只有三个字,没有配图,已经足够体现他的绝望。 错过了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然后拉个肚子,还被全世界知道了。 大型社死现场。 这时有工作人员进来,“王安……你还好吗?我们现在去医院?” “不好。”王安说道,“我想静静。” “行。”外面的脚步声走远。 这时王安准备擦屁股……反手一摸,卧槽,没纸了! 真特么! “喂……兄弟,回来……” 然而那位工作人员已经走远。 …… 演播大厅。 王安“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观众们已经安静下来,等待着苏晨的演唱。 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这时淅淅沥沥的雨声传来,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湿漉漉的古朴街道。 舞台的灯光也跟着昏暗下来。 营造出一种古香古色,又颇为清冷的气氛。 雨声中似乎还混杂着长剑出鞘的剑鸣声,之后才是歌曲前奏。 钢琴、琵琶、鼓点。 承袭了《东风破》的前奏风格。 极其好听。 对于周董,除了他的吐字不清、中国风外,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恐怕还有一个“前奏杀”。 这个新歌预热只发前奏,然后引发无数人续写的男人,把前奏玩到了极致。 把前戏做足! 谁还不乖乖屈从? 这个男人很有一套啊。 不出所料,《发如雪》前奏一响,五佬们身体便纷纷往前倾了一些,仿佛想要把前奏中的乐器元素听得更清楚更明白。 直播间观众也沸腾了起来。 “前奏好好听!” “古典味道瞬间扑面而来。” “听前奏我就已经不行了……这个男人太会撩拨人心了。” “你说的是前奏啊……嗨,看错了一个字,吓我一跳。” “苏爹就是苏爹!一个前奏就让人高潮。” “哈哈哈,接下来准备: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有毒吧!” “苏爹已经说了: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雪是头发白了!!不是雪花飘飘的雪!!不要扰乱听歌的意境。” “纪律委员呢?维持一下听歌秩序!” 沙雕网友们吵吵嚷嚷。 不过这前奏的确抓耳朵。 民乐教授唐闻舟都不由闭上了眼睛,听着音乐中的鼓点,手指轻轻在座椅的扶手上敲打着节奏。 “狼牙月伊人憔悴 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 苏晨歌声悠悠唱响。 一开口,绝美的歌词便惊艳了所有人。 狼牙月,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月,但应该就是弯弯的,而且有点苍茫感,让人不由想起沙场上空的月亮。 “好美的歌词。” “果然像诗一样啊……《将进酒》中的诗句化用为歌名,我就知道这首歌不会差。” “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我的天!!绝绝子!” “只有我觉得这句歌词有种熟悉感?” “我也感觉很熟悉……好像在哪见过。我想起来了!!苏爹的诗《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个举杯……对!让我想起这具诗!” “卧槽,还真是!苏爹这次是对着自己的诗,疯狂薅啊。” “两首了!!下面还会不会有??” “哈哈哈,乐趣这不一下就上来了吗??找诗找诗!” 隐约间粉丝们觉得这首歌不简单。 苏爹可是出过诗集的男人。 如果每一句歌词都化用自己的诗句……好像也够用啊! 不过那样一来也太装逼。 而粉丝们不知道的是,这前面一小段歌词,还藏着一首《诗经》呢。 伊人憔悴中的伊人,出自《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方文山写词。 就是这么牛掰。 别看不起小学生,在真才实学面前,没有学识文凭就是一张废纸!方文山没读过大学吧、周董没读过大学吧,漫画大师蔡志忠初中也没读完…… 没在学校读书,但人家一直在学习,在深耕自己的专业。 所以上学和学习是两回事。 有人上学变成了上床,或者被大学上…… 所以混文凭没意思。 混能力才真牛逼。 “缘字诀几番轮回 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歌词写得极为工整,与前面形成工整的对仗,嗯,用对仗不准确,工整的呼应更贴切一些。 红、青两种颜色已经在这里呈现出来。 切合主题。 这一段歌词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其实也用了两个典故。 红颜、青史。 红颜不用多说了吧?古诗词中已经写得不赖烦了。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